民宿现在没生意,就算自己和狗子一天三顿造,再加上省城上班的老爸老妈和老家的亲戚,也吃不了多少。
红薯粉条的崩盘是全方位的,既然石头寨村会滞销,老家那边的农家粉条估计也在愁销路。
要是能认识大型工厂,或者部队之类的采购就好了。
那些地方人多,一顿估计就得消耗上千斤粉条,石头寨就算敞开了做,还不一定够呢。
诶等等……部队?
李裕脑海中突然闪出了一个铁塔般的高大身影。
现代社会销路不行,没有市场,但可以卖给三国世界啊。
现在吕布身为执金吾,手中应该有几千人,这么多人要是吃粉条的话,需求量应该非常惊人。
至于汉朝人吃不吃得惯粉条,这个不用担心。
中午吕布连酸菜汤都没放过,吃粉条时,更是嗦粉一样吸溜着吃,吃完还有些意犹未尽。
给他弄一车粉条,肯定不会拒绝。
而且吕布也不一定非得用金饼买,书籍、摆件、玉器、家具、铜镜等等,都可以拿来换粉条。
嗯,西方有石油换食品计划,那咱来个文物换食品计划,也行得通吧?
想到这里,李裕对王胜利说道:
“王叔,我对网络销售不太懂,帮不上什么忙,不过我可以买两千斤,有个亲戚是开厂的,我拉过去试试,行的话回头再找你们订。”
前半截的话让王胜利心里一凉,但一听说要两千斤,顿时激动起来:
“你说真的?小李,你要能买两千斤,那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现在村里第一批红薯粉条已经晒好,大概有几千斤,要是能李裕能买两千斤,一下子就能让库存压力缓解很多。
王胜利兴奋的搓着手:
“你帮这么大的忙,粉条的价格我们也不能多要,这样吧,给你按七块……不,按六块五一斤!”
这个价位基本上已经是红薯粉条的成本价,不怎么挣钱。
但为了打开销路,王胜利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李裕身为一个殷州长大的孩子,自然知道这个价位意味着什么,他摆手说道:
“不用,还按八块一斤,我家亲戚有钱,不用给他省,回头等他吃完我还从村里买,而且会买的更多。”
王胜利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一个劲儿的说上过大学的就是觉悟高。
一斤粉条八块钱,两千斤就是一万六。
李裕掏出手机,当即给王胜利的微信上转了一万六,然后说道:
“粉条就送到我民宿那儿就行了,回头我让人拉走。”
“行行行,没问题小李,我马上安排人过来送……对了,你要多少栗子?我让村里人过来帮你拣,反正大家闲着也是闲着。”
说完,他不等拒绝就向林子外走,骑上电动车直奔山下的石头寨新村。
我捡栗子就是消磨时光来着,没必要这么大张旗鼓……李裕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感慨万千。
都说农村人土,穷,整天就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他们也是最淳朴的一群人,稍稍帮一把,他们就恨不得掏心掏肺的回报。
很快,一群骑着电动车的大妈婶子就来到了栗子林附近。
“小李,想吃栗子早说啊,跟咱自家人客气什么?”
“上次我捡了一麻袋栗子,给他还不要,这孩子就是脸皮薄。”
“年轻人都这样,你刚嫁过来那会儿,不也说话就脸红嘛,后来呢,大街上喂奶都不避讳人……”
“去去去,那都多少年的老黄历了,还提。”
“都别吵吵了,赶紧帮着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