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相距百里。
突厥上百小队轻骑,见缝插针,有数十队避过唐军的巡视,接近粮道。
每一波役夫、工匠周围,除了郡兵以外,还有精锐唐军守护。
单凭五十骑硬冲,很难对唐军粮道造成伤害。
但突厥骑兵通过号角声,将越过外围防线的突厥轻骑汇聚在一起。
过二百人的轻骑,一不会就聚集好几处。
能深入敌后偷袭,代表他们不惧死亡。即便力量还有些不足,但这些突厥轻骑毅然选择进攻。
无边旷野上,一个运粮队排成长龙。
“轰隆隆!”
守卫的唐将得知突厥骑兵袭来后,一边向周围请援,一边让唐军摆好阵形,张弓搭箭。
“不用管唐军,杀死这些唐军民夫,三轮骑射,开始冲锋。”
突厥骑兵的领红着眼说道。
与唐军骑射对垒,只会耽误时间。等唐军援军赶来,他们就跑不掉了。
杀死这些民夫,一样是他们的功绩。
二百多名骑兵,绕开列阵的数百名边军、郡兵。
杀向缩在车后的民夫。
“咻咻咻……”
距离数十步时,突厥骑兵射出箭矢。
“噗嗤……”
十几名未藏好的民夫被突厥骑兵射中,鲜血染在粮食上。
其他民夫非常惊恐,听到朝廷的召令,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第二轮箭矢,再次带走几名民夫的生命。
活着的民夫只能躲在粮车后面瑟瑟抖。
第二天军队更是行进六十里。
传令兵告诉李瑄,前军与中军的距离为八十里。
也就是说,主力一天只行进三十里。
李瑄以前军为支点,力求让斥候跑得更远,为大军提供有用的讯息。
第三天,李瑄放慢行军度,大约与中军保持一百里的距离。
一旦出现变故,唐军骑兵可以在半天内支援过来。
李瑄没有狂妄到孤军深入。
“将军,现数队突厥骑兵,他们每队大约五十骑,似乎想绕到我军的后方。”
下午,探马来报。
此时,李瑄已经过贺兰山的南麓。
“五十一队,这不是探马。”
李瑄露出思索之色。
“将军,会不会是想绕到我大军后方,袭扰我大军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