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挺感谢那个记者,他和他所在的媒体,影响力巨大,会将我的声音传递出去。”
陈年叹了一口气。
“那我也没得选择了。以后有采访就分我几个。
我口才不如你,但我专业知识还可以,也能说出个七八九十,子丑寅卯。”
赵耀说“谢了年哥。谢谢你还愿意留下来,你要是什么时候想走了,说一声,我都能理解。”
陈年喝了口茶,“这茶真不错。
还剩半罐我拿走了啊。
我不走,我是合伙人。
我的股今年的分红还没拿呢。
我也四十好几了,还指望靠着漱茗养老呢。
再创业我是创不动了。”
陈年和赵耀相视一笑。
赵耀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打着字。
陈年站在窗前,“哎,现在的场景好像我们刚开始成立漱茗啊。
你记得吗?
那时候国内的心理咨询中心门可罗雀,心理疏导也没有受到人们的认可。
咱们漱茗在刚开始的三个月每天也是这么清闲。”
赵耀也起身走到了窗前。
外面正是下班高峰期。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写字楼外面的广场上,聚拢着不少人。
有一个街头艺术家正在表演小提琴。
人们爆出善意鼓励的掌声。
赵耀说“年哥我知道你为什么留下。”
陈年说“我也知道你为什么留下。”
十几年前,漱茗接待了一个女孩。
女孩一走进赵耀办公室,赵耀就认出了她。
她太有名了,只要上网的人,没有不知道她的。
她是一个挺普通的女孩。
被人知晓是因为网上的一个寻人帖子。
帖人在社交网络上了一篇长达三千字的帖子,并附上了一张模糊的照片。
帖人是匿名的,他说他有天坐在车里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
一只小狗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中间不知所措地徘徊,因为害怕出无助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