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都联系好了,明天就能到岗,不过,他们没经过培训,暂时只能跟着打下手,你们得抓紧时间带他们。”
“一定一定。”
李老三腰酸背疼的说。
李鱼儿新招的人不是兔窝子村的,就是福水村的。
有周大,有山子,有大壮,还有李老汉堂兄弟家的孩子,一共招了十个。
闹闹跟着村长认识了一些字,李鱼儿把他当账房培养,让他跟在蔡承平身边学习。
等伙计都走了,李鱼儿他们打开柜台一看,里边满满当当的全是钱。
“我是没力气数了,你们看着办吧。”
李鱼儿年龄小,精力有限,直接去后院睡觉了。
建造铺子的时候,因为地盘够大,李鱼儿建铺子基本都是连着后院的,后院建了职工宿舍,还凿了水井,生活很方便。
职工宿舍暂时还没开,等着之后规划分配,基本都是大通铺,男女分开。
蔡老太太几人却很兴奋,虽然累,却像打了鸡血一样,围着桌子数钱。
今日的账是李二郎和蔡承平一起记的,原本安排李二郎在岗,结果太忙了,临时将蔡承平也拉来了。
混着银票、银子和铜板一股脑的倒在桌子上,满满一大堆。
“先从银票开始数。”
蔡承平到底是老账房,做事非常有经验,虽然他以前的杂货铺子从来没有这么大的进项,但流程都差不多。
一张张银票被捡了出来,一般都是小面额的。
“接着,数银子。”
众人又在一堆钱里边扒拉银子。
“最后是铜板。”
铜板穿成一串一串的,一百个一串,一个穿,一个复查。
在蔡承平有条不紊的安排下,整整耗时一个时辰才弄完。
没办法,最耗时间的是铜板。
“账基本对上了,一共是三十六两一百八十六文,比账本少了十二文。”
见所有人都呆愣着看他,蔡承平解释道:“十二文,对于这样大的账目,算是正常损耗。”
李老三激动的赶紧解释道:“我们不是因为十二文,而是,而是我们一天就赚了三十多两!”
蔡承平笑着说:“没有这么多,还有成本没算,人工,都要扣除,还有铺子是咱们的,所以没有租金,不然还要扣除租金。”
“那也顶天了啊!”
李老汉心跳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