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古代小户女百度盘 > 第24页(第1页)

第24页(第1页)

  夏姐儿抓了把泥又看了看大姐,最后犹豫地道:“可花妞有好多松子糖换。”

说着便比了三根手指。

  张知鱼仔细算了下这帐,现自己在小妹心里的地位,也就跟大黄差不多。大黄是隔壁梁婆子养的狗,过年时张知鱼亲眼见过夏姐儿喂了它五颗松子糖!

  看着小丫头已经熟练地开始舀了水和泥,张知鱼抱着萝卜便往厨房走,心想一定要让这小丫头到时候哭着求着她吃才算完。

  虽远不到做午饭的时候,孙婆子还是烧了一小锅水,想着到时若好吃不过再热一热,若不好吃就当哄孩子了,且有时候再做。水将开未开的当口儿,鱼姐儿便捧了萝卜进来。

  孙婆子抬眼便在心里暗道果真是李氏的女儿,头回烧灶就知道挑便宜物儿,免得做个不好糟蹋了粮食。

  鱼姐儿哪里知道孙婆子想了这许多,进去把萝卜一放便翻起了米缸。

  家里因张大郎受伤和李氏卖小食,如今菜肉都还有好些,就连活鱼也还有几尾。

  虽她不会杀鱼,但她娘早早就打了一盆子氽鱼丸。

  李氏做菜似乎天生便有门路,她的鱼丸不似别家先蒸鱼再挑刺,而是用刀刮出鱼茸做的。先在案板上垫了生猪皮,刮肉时刺便全扎进了肉里。完了将皮洗刷干净和着猪头一起卤了卖,又不费菜板,做出来的丸子又嫩滑爽口,再好吃不过。

  都是现成的材料,又有孙婆子帮忙,做这道亲民的美食就简单了。

  看着鱼姐儿捧了跟她脑袋差不多大的碗,孙婆子便眼皮一跳。等看到张知鱼往锅里倒了两大碗她爹剩下的大骨汤,还往撒糖盐时,孙婆子坐不住了。

  伸手就接过菜碗,给鱼姐儿递了自己已洗净切块的萝卜哄道:“姐儿把这个丢下去煮熟,这道菜便有你的一份。”

  张知鱼能干?这可是她的财计,在现代美食爆式增长的情况下,关东煮征服的人依然数以亿计,真算起来能过这会儿大周朝人口总和,她不信一个小小的南水县便没它的一席之地。

  鱼姐儿缠着孙婆子,甜话不要钱似的往外丢,三两下便逗得孙婆子眉开眼笑,加了虾皮、秋油和大骨汤做成的汤底还能有个不好?

  张知鱼见孙婆子不再反对,便把已经切块的萝卜豆腐香菇鱼丸一起倒进去煮熟。

  不过两刻钟,清淡的香味儿就一点点从锅里冒出来,等到水滚开。夏姐儿和水姐儿便满沾了满身泥巴手拉手地进来,眼睛盯着锅看个不住。

  张知鱼舀了碗出来尝了尝味道,竟格外清甜,虽还比自己吃过的略有不及,但已经算得上一道美味了。

  她高兴地盛了一碗便端到李氏跟前儿道:“娘。我做的。”

  李氏看着碗里清亮的汤,尝了尝味道,绵长的甜味儿和略带咸味儿的肉香便在嘴里荡开,就是卖相不怎么好看,江南的菜肴便没有一个不美不精的,即便是一碗酱菜,李氏也会摆放得整齐,但孩子得多鼓励才会多干活儿。便夸道:“你头回做饭,能有这个味道已经算很好了。”

  夏姐儿几个也觉得好吃,舀了满满一碗吃的脸都红了,但轮到萝卜依旧苦着脸,但碗里的又不敢不吃,糟蹋粮食要挨打,便转头把萝卜挑出来夹到鱼姐儿碗里。

  张知鱼尝了一个就面露苦色,虽也不算难吃却依旧有涩涩的萝卜味儿。

  不过除了这个,这锅菜连汤底都被喝了个干净。

  张知鱼看着夏姐儿端了碗热汤添着喝,觉得这事儿有门,便跟娘说了自个儿的财大计。

  李氏都不用想就直摇头:“谁家还缺这一口菜吃,都是惯常见的玩意儿。”

  张知鱼解释道,这是货郎小哥上次来时闲聊说的,这杂煮乃是胡人的吃法儿,域外的胡人日日便离不开它,听说原还要加许多料进去,用竹签子串了卖,谁爱吃哪个都拿哪个,生意好得脚软。

  李氏做过多少年的吃食,心里自有一杆秤,这东西也就吃个鲜,南水县比这个好的数也数不过来,穷人不愿买,富人看不上,可不是一稳赔不赚的买卖?

  鱼姐儿就道:“明儿我跟爹一起上街,拿去卖卖看。”

  李氏还不同意,张大郎嘴一抹便说:“这也不值几个钱,便让她试试,卖不掉家里还能吃也不算浪费。”

  丈夫了话,李氏看着女儿满满脸的期待,一想都是贱菜,萝卜还是自己地里出的不花钱,便同意让她折腾,只嘱咐道:“我得做小食,可没功夫给你做。”

  张知鱼见娘同意已经笑开了脸,不搭手算什么,不搭手她还有小伙伴呐。

  家里没余钱给小孩零花,便有了个不成文的规律,但凡孩子们自己做出来的,再不要上交,都让自己攥在手里买点零碎。这个家也就夏姐儿没赚过钱了,水姐儿和张知鱼绣的荷包都在货郎摊子上换过针头线脑,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货郎可怜她们,换得跟线,但好歹也算成交过。

  听到赚了钱大家一起分,除了梅姐儿不缺这三瓜两枣,其他人都等着拿钱买耍子,便都对这事上了心。

  做串得要签子,南水县竹子少,但树却多,竹枝巷附近又三教九流俱全,巷子尾靠着王家的柳家便是个木匠,要几枝废木料也很容易,梅姐儿盛了一碗关东煮过去就换了几根筷子长的短木家来

  张知鱼接过木料看着用来做签子刚合适,迈腿就去找她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