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回去之后,你即刻按照小苏老师所说的,让户部去筹备统计账目吧。”
“等今晚,我就草拟一份名单出来。”
苏逸的法子,无疑是让朝廷长出了一双眼睛。
以前户部无非是统计一些百姓名单,土地范畴之类的。
从未想过,还能统计这些东西。
以李书瑶的智慧,完全不用苏逸过多解释。
一听就能明白这个法子的价值有多大!
“其实统计也是一门学问,要针对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方法。”
“就像在你们府上,每个部分都有负责的下人。”
“那么如果有一千个部分,就有一千个方法。”
“制定方法就应该像是教授学生一样,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只有精准的找到了不同部分的问题,才能精准的解决。”
李书瑶愈震惊。
她顺着苏逸说的,接着往深处联想。
这其实就是千地千策,对应大夏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政令。
以往朝廷给出的政令都是十分具体的。
例如淮南水患,自己下令减免淮南的赋税。
可是周围一些几乎没有受到水患的地方也同样减免了。
这看起来是好事,实际上就是政令的一种浪费。
朝廷少收这一部分的银子,还不如拿去用作赈灾。
良久之后。
李书瑶不禁叹然。
“要是早认识苏先生一天,那府上就能早太平一天啊。”
“玲珑,你说,莫非真的是我一点都不懂持家之道吗?”
接二连三的计谋,不仅仅让李书瑶心里震撼。
也生出了一种自我怀疑的感觉。
好像在苏逸面前。
怎么好像什么都不会了一样?
上官玲珑苦笑道:“小姐,谁能和苏先生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