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昆玉对老家这些人还有这样那样的想法,甚至想起个别人来直到现在还是愤恨不已,但是他毕竟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在此之前他已经多次私下里和身边的那些老弟兄们说过了,同时也给野驼山所有的人们开会说,不要有什么想法,不管过去老家的这些人们做的对还是不对,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现在一定要热情的接待老家来的这些亲人们。不管是老家李家渠的,还是周围村里的那些移民们,因为都是他们这些人包括准备移民来的那些人们亲套亲的一些亲戚,只有热情的接待他们,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回家的温暖,这才是他们的待客之道。
好,不管人们对老家那些人们有什么想法,这段时间他们早已经想开了,李昆玉这么一说,大家没有不积极响应的。
本来老家这些人们还想放开肚子猛吃猛喝,可是经大厨郝和小与郭拴子还有村里其他一些人,如此这般一通客气而抱歉的话语说过之后,再加上人家忽然也不怎么给他们上那些吃的喝的东西了,为此大食堂和院子里的人们,叼抢着把最后木盘里的一些东西吃了以后,这顿简单的午饭或者是腰餐,也就匆匆的结束了。
那会儿,安排在大食堂周围几个小房间里的那些年龄较大的老人们,这会儿也在村里的一些人们的伺候下,吃了一些东西,为此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他们的精神状况都比之前好了很多。
李昆玉为此长长地舒了口气,那会儿看到这些老人们的精神状况,是非常差劲的,他真担心不要刚刚移民到了这里,改天就要给部分老人办丧事!要是那样的话,那可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了。现在看来不用担心这方面的事情了。
反正这会儿半迟不早,早已经过了吃中午饭的时候,晚饭的时间点又不到,让他们稍稍的歇一会儿,先把他们安顿下来再说吧。那几十个移民来的亲戚,一边高兴得抹着眼泪,一边也准备跟着这些亲人们去往村里。
正像李昆玉之前猜测的一样,这些老家来的移民们,除了穿的破破烂烂,一个个就像叫花子,他们背的那一点破被子也少得可怜。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了。看到这些移民的行头,李昆玉心里不免有些难过。原来老家这两年遭灾的情况,远远出了他的想象。好在来了这里,什么也不存在了。
这个时候,一个四十一二岁,和李昆玉长得非常相像的男人,正准备离开这里,跟着戴二云回李昆玉他们家的时候,略加犹豫之后,返身走到李昆玉身边,露出了一种低眉顺眼的模样低声说“大哥,是我对不起你……!”
紧挨着他的一个近四十岁的。模样还很俊俏的女人,也对李昆玉露出了更加谄媚的一种神态,说了这么一番低声下气的话语。
李昆玉轻轻地哼了一声说“不要说那么多废话了。既然让你们来,我就没把过去的事当回事儿。”
和李昆玉说这一番话语的,是两口子,是李昆玉的二弟李昆宝和二弟媳妇儿白巧娥。那会儿他们来到饲养院的时候,这两口子用躲闪的眼神和李昆玉对视了几次,最后还是讪讪的上来和他打招呼问了好。
当时由于有几百个人差不多同时都在和李昆玉打招呼问好,所以李昆玉也没法和他们两个人单独说什么,只是像热情的招呼大家一样,招呼了他们俩口子一下,随即戴二云就拽着他们两口子撤到一边说话去了。
李昆玉弟兄两人,还有两个妹妹。当初李昆玉劝说这两口子移民的时候,这俩口子不但不积极响应,甚至在背后还极力劝说村里的人们不要移民,不要跟着老大口里出口外喂狼。几天以后,李昆玉就知道,原来阻挠他做这件事情最大的阻力,就是老二两口子。包括老二家的三个儿子。当时李昆玉的心里一阵阵的悲凉和叹息。爹娘死的早,李昆玉从内心里来说,真的不愿意骨肉分离,亲弟兄两人,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何况他感觉到老家祖上多少代人生活在这里,这块土地好坏就这样了,根本就不会有什么起色,况且后来的人口越来越多,每家每户分到的土地越来越少。又干旱少雨,几乎年年歉收。而他和几个老弟兄提前去打前站到野驼山落实到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不了解野驼山真实情况的人,以为野驼山这座山里除了一些树木和野物没有其他的。可是李昆玉和那些老弟兄们经过仔细的观察,感觉到虽然野驼山是一座大山,可是大山里那么多河槽里,都有长流水,几乎每条河槽两边,又都有大片大片平整整黑油油的土地,而那些土地上面又长着非常茂密的各种杂草,这种情况就说明这些土地是非常肥沃的,也是非常适合于种植农作物的。
当时考察的时候,他们就仔细看了河槽两边这些土地的情况。他们现,差不多河槽俩畔绝大多数那些土层,都有一层一层明显淤积起来的痕迹,有些淤积的层面那些枯枝败叶和各种野物的粪便,足有一二尺厚。原来河槽两边这些平展展的土地,绝大多数是过去不知道何年何月多次山洪的时候,上游或者俩边的大山上冲刷下来的那些肥沃的淤泥,和各种野物的粪便聚集下的肥沃土层。这些土地就是不上肥,随便种下的种子都会有一个好收成。
因为李昆玉认为移民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因为考虑不要骨肉分离,他才想尽一切办法让亲人们,尤其是让老二一家子跟他一起移民。
可是人家老二一家子可不是这样认为的,人家认为他们在老家生活过得这么富裕,你这样做是要一脚踹翻人家的好日子,是人家美满生活的一个破坏者。
李昆宝从小学下一手好木匠活和皮匠活,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也是一个少有的机灵鬼,好像比老家李家渠所有的那些人都聪明似的。他的性格为人处事方方面面,和大哥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他娶的媳妇儿白巧娥,是他们邻村的一个漂亮姑娘,是当地方圆百八十里的一枝花。两个人的性格为人处事一模一样。完全是一路人,这倒也配对了。
可是在这件事情上,李昆玉却恰恰认为配错了。如果说老二李昆宝那种耍小聪明,爱钱如命的做法,还能被他这个大哥或者村里那些忠厚老实的人影响一些的话,自从他这个精明强干,爱钱如命的媳妇儿娶回来以后,似乎就对他之前的那种认钱不认人,精明无比的做派给起到了浇水施肥的作用,从而得到了迅的膨胀和巩固。
他们李家祖辈们弟兄姊妹们都很多,所以在本村也好,周围几十里的范围内,直系亲戚很多很多,李昆宝在给这些亲戚们做那些木匠活的收费,和给外人做活儿的收费都是一样样的。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大哥多次劝说过他,让他不要过于贪财,或多或少的要分开一些里外。但是人家可不爱听他这一番阻碍人家财路的话语,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李昆宝在老家的名声并不怎么样,但是耐不住人家有手艺,人家手里的银子比你们多,人家生活过的比你们富裕,所以人们既瞧不上他,又离不开他。当然极个别和他性格做派一样的人,还是他的好哥们弟兄。
李昆宝的三个儿子,老大李满金和老二李满银,已经给娶过了媳妇儿。老三比李保山小一岁,在老家,其实按照李满粮的年龄,也该娶媳妇儿了,但是这一年多李昆宝俩口子时时刻刻在考虑着移民的事情,所以就把这方面的事情暂时耽搁下来了。这三个小子除了跟着李昆宝都学了一手木匠皮匠活的好手艺之外,老家一些诸如打铁啊,毛毡活啊,也都会做,总之人家一家人都是李家渠生活都过得最富足的人。
可是这两年老家大旱,人们的收成非常不好,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移民潮。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失,再加上外面兵荒马乱,当地饥民遍地,但有三分奈何的时候,谁还会轻易做什么家具啊,这活儿那活儿啊。只要能凑合着用,人们就不会考虑这些事情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家子自然就差不多如同失业了。
还有,这两年每年冬天,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总要有几个人到野驼山走亲戚过年,因为来野驼山又能吃好的喝好的,回去的时候还能穿一身好衣服,带回去各种吃吃喝喝的东西。而这些流动的人,已经把野驼山这边的情况回去给大家说的清清楚楚富裕,天堂一般的日子!
老天爷呀,刚开始他们回去说野驼山这边的情况,老家那些人没有一个人相信,认为他们完全是被野驼山出口外的那些亲戚们收买了,故意用这种天堂一般的生活情景来诱惑他们,让他们眼红和后悔。可是几拨人一次次到口外走亲戚下来,这让他们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虽然人家移民到野驼山仅仅是四年多的时间,可是两个地方现在的生活已经天地相差了。为此李昆宝这一家子头脑活络的人,就迅的调整方向,准备移民了。当然让他们家下定了移民这个决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只不过是到目前为止,这个原因只有他们一家子自己心里清楚,村里和周围的人们现在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
李昆宝拉下脸前后给来这边走亲戚的人们捎了两三封信,和大哥说,他们一家子也想移民到野驼山。但是大哥始终没有给他回一封信,就连一句口信儿都没给他捎来。唉,不用说,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两口子心中最清楚不过了。
这时候的李昆宝和老婆白巧娥后悔也有些来不及了。李昆宝想想过去他做的一些事情,说的一些话,只能一声哀叹。过去他给周围那些人们干活的时候不分里外不说,有一次他喝了点酒,说出了这样的话“反正周围百八十里,你们找我这么一个木匠和皮匠也不容易。不是给你们吹,我的木匠手艺和皮匠手艺,就是别的木匠皮匠再学1o年8年,也不一定能赶上我,所以你们不找我找谁?你们找谁也是花钱,何必不花在我这里呢?”
按照人们私下里给李昆玉的说法,李昆宝是怕人们口里出口都搬迁走了,没有人请他做木匠活和皮匠活儿。他在老家有稳定的顾客,出了口外,肯定不是这种情况了。
仅仅要是这样也就罢了,这俩口子在李昆玉他们准备离开老家之前,好像躲瘟疫一般躲着李昆玉和家里人,干脆不走动,从始至终没有叫他们吃一顿饭,没有问候他们一声。
在准备搬迁离开村里的头一天晚上,李昆玉不顾脸面去了老二家。李昆玉当时肚里有很大一肚子气,但是不管怎么说是自己亲亲的亲弟弟,也许从此以后再难有见面的时候。
来到老二家,李昆宝和老婆白巧娥两口子还是冷言冷语,三个侄子也对他不理不睬。
李昆玉当时心里那个悲凉啊,简直难以表达出来。本来他来老二家有很大一肚子骨肉之情的话语想和他们说,可是看到人家一家子除了不给他好脸色,都不用正眼看他。他满肚子的话只好硬生生的噎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