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试量着问道:“为啥去泰山?总有个道理吧?”
“很简单,”
裴元绍老神在在的伸出手指,“这其一,刘州牧沾了那么大的地盘,最缺啥?人口,对不?”
看到三人点头,接着说道:“咱们两边加起来,至少有六十多万吧,这么多人过去,那刘州牧还不乐到心里去?这其二嘛,坏了,其二是什么来着,哦哦,这其二,锦上添花固然好,但不如雪中送炭。你们想啊,咱们是奔着刘州牧去得,必定跟刘州牧是一条心不是?咱们对刘州牧忠心耿耿,那他对咱们还能错的了?这其三嘛,听说洛阳周围二百多里没人了,若是咱们去了洛阳,刘州牧援助些钱粮,咱们岂不是为刘州牧把洛阳的地盘给占了?得了泼天的功劳?”
管亥听得晕晕乎乎,迟疑半天问道:“你说的好像不错,但眼下没吃没喝,总不能看着手下这么多人冻饿而死吧?”
“老管,”
裴元绍推心置腹的说道:“泰山有的是钱粮,咱们若是真的想去投奔,派一个能言善辩的前去,说清楚了咱们的内情,还不巴巴地送些钱粮、衣物过来?”
“那派谁去呢?”
管亥瞅了瞅几人。
“管大哥,”
徐和拉了拉管亥的衣襟,“这裴元绍靠得住吗?怎么一到齐国,就劝着咱们投奔泰山?”
这话有道理,管亥咂摸了下,眼里已经带上了猜疑,“老裴兄弟,本来咱们一家人不该说两家话,这样吧,你带你的人去投奔泰山,兄弟我呢,还是去北海,你看如何?”
“靠,”
裴元绍肚子里把徐和家的女性问候了一个遍,“那老管,若是你手下的兄弟愿意跟着俺的,你不会阻拦吧?”
“肯定不会。”
管亥说完就后悔了,脸抽抽着,憋得那个啥疼。
费了半天的唾沫,得了这么个结果,裴元绍老脸拉的比驴还长,忍着宰了徐和的冲动,回身吆喝道:“徐州的兄弟们,咱们投奔刘州牧去也。青州的兄弟们,有想去的,跟俺老裴走。刘州牧爱民如子,泰山的老百姓家家有肉吃,人人有钱花,户户有田耕,要去的,别迟疑,赶快点喽!”
裴元绍吆喝完,手下一帮大嗓门也跟着吆喝。还真的有很多的青州黄巾军收拾行囊,想要跟着走。管亥、徐饶、徐和冲着他们猛打眼色,结果这些人会错了意,以为头领们嫌走的少,便呼朋唤友的招呼平素亲近的一起走,心说走的越多,头领们操的心就越少了。
结果裴元绍带着足足有四十万人,一起奔赴泰山。看看远离了管亥等人的视线,裴元绍叫过来几人吩咐道:“骑快马,禀告乐郡守,让他派人接应。”
天气入了十一月,越的冷了。刘驹接到乐进的书信,得知裴元绍未竟全功,叹了口气,心说老裴啊老裴,你还是缺乏大智慧啊,不过转念一想,毕竟也为兖州带来了四十万人口,等到春暖时分,洛阳周围的空闲土地还是能开垦出不少的。
荀彧徐步走进刘驹的书房,结过乐进的书信,看完后一笑说道:“明公,天赐良机,取青州就在眼前。”
刘驹笑了起来,“文若与我想到一块去了。不知何人为将?”
荀彧笑道:“不如我与明公各自暗暗写下名字,看结果如何?”
“善。”
刘驹说着拿过毛笔,在桌案上一张白纸上写了遮盖住。
荀彧在另一边也写了拿了过来,“明公,咱们一起打开?”
“好。”
刘驹说着把白纸上的名字亮了出来。
荀彧也把自己写的铺在桌案上,两人一看,都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刘驹写的是太史慈,荀彧写的是太史子义。
“那就令子义率骑兵返回泰山,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