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与保太后面面相觑,元洸虽然在宫里是出了名的大方,但从来不这样赏人。
元洸只是慢慢起身,向保太后和长公主施了一礼,道:“太后、姑姑,前殿还有要务,恕晚辈先行告退。”
保太后和长公主倾华都是了解元洸脾性的人,只是摆了摆手允了。旁边的倩秀却显得局促不安起来,她看了看案上几乎未动的饭食,若是五皇子真心称赞他的手艺,为何这么快就走了呢。
元洸走后,倩秀将丝绳交给了保太后。保太后仔细瞧了一回,五彩丝线早已褪色,丝绳末端挂着一只镂金丝玲珑球,对半而合,中央是一只小扣。
“太后您瞧,里面似乎有东西。”
倩秀目明心细。
扭开玲珑金丝球,里面是一张字条,上有一行楚辞,出自《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其字多骨微柔,行笔锋捷,字体清丽。当年会稽郡主居于重华,元洸与会稽郡之龃龉亦生在重华。保太后松了一口气道:“他果真对陆氏没那意思。”
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元洸从后殿走到前殿,只穿过了一条抄手回廊,衣服又被淋湿了。无奈,他又只得到偏殿去更换。斐源将玉犀带上的饰物一一解下,清点一遍,方才帮他褪去外面宽大的朝服。
“殿下平日常带的丝绳怎么不见了?”
斐源眼睛尖。
元洸若无其事道:“赏了保太后的侍女。”
听元洸这么说,斐源也不再多话。那只丝绳原不大起眼,也不是什么名贵之物。是他家殿下在吴国作质子的第二年,上巳节祈福。正赶上会稽郡主随意编了些小玩意儿打赏给宫女,东西虽然不名贵,但那只金丝球里有会稽郡主的墨宝,当时却是十分难得。殿下一时兴起,也跟着那些小宫女去讨要,却碰了一鼻子灰。最后还是一个小宫女偷偷把自己的那份送给殿下的。那东西虽然不稀罕,但是殿下却一直很宝贝。
元洸抚了抚手腕,似是旧物犹存。保太后疑心自己亲近陆氏,日后会疏远贺氏。如今之举,大抵也能让保太后放心了。只是,是他的东西,他早晚是要拿回来的。
第76章晴雨
淳化县的雨自上而下砸入地面,碰到绸缎做的车棚,发出一阵闷闷的声音。王谧于前一日晚收到了陆归的手书,今日一早,一行人准备动身前往陆归所在的营垒。
由于前线边境各个城塞已经闭锁,居住于郊外的乡民由所属县的县丞组织起来,坚壁清野,将家中存粮等物悉数押运,一同入城避难。而各县也依市价往上,收购部分粮食,并将城内空地搭建临时房屋,以供避难者使用。因此官驿人员混杂,时而有流民冲入请求收留。
然而冯让早已领一众甲卫守护于陆昭所乘马车的四周,命人开道让行,陆昭与王谧方才顺利出城。
冯让一路护送,一面解释道:“殿下昨夜调主力前往汧县,引凉王主力离开漆县,如此娘子与少保可以安心商榷了。”
劝降易帜一事远非点头答应那么简单,麾下将领在利益上的一致需要商讨协调,底层将士情绪上的铺垫也要做好。并且陆归所辖已有五县,因此在舆论上也要有所准备,易帜之后,必须保证每个城都不会有太过激烈的反应,进而引起兵变。
“殿下原本是要相送的,只可惜昨晚……”
冯让话音未落,忽然见不远处有人驻马而立,正是他家太子。
王谧察觉到马车忽然停下,亦掀起车帘,旋即笑道:“青草离离,王孙策马,此情此景,当请陆娘子品藻一二。”
冯让便请陆昭下车来。
陆昭掀起竹篾细帘,眼前便望见一人策马而来,北方的凛冽寒风携卷着七分荒气,三分肃杀,卷起他黑色的大氅。他的马纵的肆意,蹄下生风,青草绿意亦染上他的铠甲与袍袖,褪去杀伐之息,携一副深情柔肠归来。
他帮她打起车帘,一只臂弯托她的一只手下了马车。臂弯坚硬有力,她亦下的缓慢平稳。陆昭站定,心中慌措,却自然流露出一笑,不知不觉中,又不可回避地看见了他那一双眼睛。
他眉眼深邃,曾见白雁西风,紫塞黄沙。如今它亦多了几分炽烈,越过烽烟乱聚,跨过白骨堆积,便在刚刚那一瞬,仿佛忽而来到了光明绚丽的人间。
陆昭脸颊微热,只觉得那眼中的炽火已有引而烧身之患,不由得要以冰冷的双手略作遮蔽,却在半途中被轻轻捉住,一只血红的玉镯落在了她的臂上。陆昭抬起眼,没有说话,却等同道:“为何?”
此时王谧已回车避雨,冯让去命人拿伞,他若有话,此时说便是正好。元澈半握住那一截细伶伶的玉臂,不忍加力,亦不忍松力。他直勾勾的望向那只血玉镯,在苍白的臂弯下,如同艳丽无匹的镣铐。他施加于她,自是要将她
锁在自己身边,然而即便如此,他亦觉得不够。
“待你事成之后,我便在此处接你回都。”
元澈笑着,“遗族不得擅自离京,你不要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