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所在的地区都是居民区,贸贸然的改造成种植工厂肯定会招致不少麻烦。
第13章
7月中旬,徐妍负责的第三个种植箱里的草莓陆续成熟。按照一株草莓苗结10枚果子的平均数值来计算,一颗草莓的重量在15~25克之间,就算作20克。
一个种植箱里有将近1200株草莓苗,预估算就能产出480斤将近五百斤草莓。
这个数字虽然不少,但徐妍投入的更多。亏得她手里有早熟品种的种子和幼苗植株,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赶在这个时候收获。
这些草莓被徐妍小心摘下后装盒带走,一部分放在餐馆里出售,另一部分拿去交易场所互通有无。
陆泽还就徐妍提出的种植模块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说明,拿给父亲和爷爷看,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相比于无法随意挪动的农业大楼,徐妍异想天开的农业模块灵活性就大了很多。
毕竟这些农业大楼的最初选址都不一定是完全合适的,只是现在想要改动比较麻烦而已。
另外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天灾,这里的灾难主要指的是‘地震’。
原本北方地区多属平原,大陆板块的‘褶皱’不多,这也就意味着板块的剧烈摩擦活动不会太频繁。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76年的凤凰城大地震就堪称惨烈,死伤人数高达24万。整座城市都被毁掉,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30亿元以上。
七十年代的30亿元,在那个时候,绝对算得上是天文数字了。
不提过去,再来说现今。从全球降雪开启的极寒天气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丝毫消退的迹象,而全国各地的地震灾害也同样不曾减少过。
诸多现象表明,大陆板块的活动在持续加剧。以霓虹国为例,从今年年初开始,本国的四大岛平均每个月都会发生一场5级以上的地震。
以往的话,霓虹国全国平均每天都有4次地震,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也有1次。但仅今年上半年,霓虹国6级以上的地震就发生了3次。
华国国内也没好到哪里去,毕竟大陆地域幅员辽阔,处于板块交界处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并且沿海地区的地震带还会对目前的供电主力核电站产生不小的威胁,这也是当局一直头疼的问题。
阴雨连绵的天气使得南方很多地区水灾频发,又有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即便是改建农业大楼也存在不小的隐患。
移动性种植模块的先例倒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那就是可以改造大型船只作为移动厂房,这样的话机动性更强,安全系数似乎也更高一些。
北方因为地壳活动加剧,也可以选择采用大型车辆作为载具,建立移动工厂,以减少地震可能带来的损失。
不过这时候,南船北车也只是一个很模糊的初始计划,仍然停留在稿纸上,并不被重视。
*
第一批草莓收获后,徐妍专门送了10盒到老宅。平时她也经常过来送东西,陆家虽然有专门的供应,但现在很多东西都不好买了,相比以前还是缺了不少。
文姝惠也不跟徐妍客气,偶尔有什么需要的也会直接找她。
她自己是不去交易场所的,几个老姐妹除了互换一下自己种的水果蔬菜,别的就没什么了。
她主要还是担心那些交易场所人多眼杂的,万一给老陆惹什么麻烦就不好了,他现在的位子也有不少人盯着。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