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大宋江山赵匡胤 > 第六十八回(第1页)

第六十八回(第1页)

第六十八回

赵匡胤一战定乾坤

董遵诲思过图报效

李筠带领一千军马来到大宋与北汉交界处的长平驿附近,远远看到黄盖伞。刘钧坐于黄盖伞之下,身后是四千北汉军。刘崇死后,他继承了皇位,成为北汉皇帝。他三十六七岁年纪,五官与刘崇有几分相似,上唇蓄着胡须。虽然身穿黄袍,但掩不住书卷气。两人见面,李筠拱手为礼,道:“见过北汉皇帝。”

刘钧微微一笑,道:“赐坐。”

一名太监搬来一张锦墩,李筠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坐到刘钧对面。刘钧笑道:“将军要朕佽助,除非称臣不可。”

李筠仿佛被毒蛇咬了一口似的,一下子跳了起来,断然道:“此生此世,我只忠于周室,决计不会向别人称臣,赵匡胤不行,你也不行。”

顿了一顿,又道:“既然你没有诚意,那就不用再谈了。”

言罢转身而去。

北汉宰相卫融道:“将军且慢。”

李筠停下脚步,转身问道:“你是何人?”

卫融道:“我是北汉宰相卫融。”

顿了一顿,又道:“将军忠于周室,其志固然可嘉,但你有没有想过,仅凭你一人之力,决计斗不过赵匡胤。”

李筠傲然道:“我与世宗皇帝称兄道弟,无论资历还是威望,无人能出其右。禁军里的将校皆是我的故交,只要我振臂一呼,必然趋之若鹜。没有你们,我一样能为周室报仇。”

卫融嘿嘿而笑,李筠怒道:“你笑甚么?”

卫融道:“将军不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吗?”

李筠问道:“甚么一朝天子一朝臣?”

卫融道:“赵匡胤谋朝篡位之后,为稳固皇权之计,不会继续重用忠于周室的大臣,而是重用自己的亲信心腹。此乃帝王之术,将军不可不察。好比将军,他不但不会重用,反而要千方百计除之而后快。因为将军忠于周室,只要你活着,他就寝食难安。”

李筠心中默然,赵匡胤窃夺周室江山之后,原大周的文武大臣一概留任,文臣没有甚么变化,但是禁军却走马换将,非复昔日了。李重进虽然升任中书令,但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的实职被褫夺了,兵权已经不在,不折不扣的明升暗降。现在殿前军和侍卫亲军,都换成赵匡胤的人了。他越想越气,咬牙道:“赵匡胤好生卑鄙无耻。”

卫融又道:“中原有两支禁军,分别是侍卫亲军和殿前军。世宗皇帝整兵练卒,这两支禁军改头换面,军威大盛。没有北汉和辽国佽助,昭义军决计不是大宋禁军的对手。”

李筠瞪眼道:“怎么又扯上辽国了?”

卫融道:“万一出师不利,可以向辽国借兵。将军的昭义军加上北汉军马,当然不惧宋军。但是凡事不预则废,一旦开战,牵一而动全身,想的周全一些总是没有错的。我说万一出师不利,还可以向辽国借兵。放眼四海,除了北汉,再也没有别国能助将军一臂之力了,请将军三思。”

刘钧道:“只要将军称臣,朕即授你为西平王,制书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将军点头既可。”

李守节道:“家父是不会向你称臣的,请回去罢。”

刘钧微微一笑,道:“不急,将军可以慢慢想,朕等你答复。”

回到太平驿,李守节道:“阿爹,咱们回潞州罢。”

李筠摇头不语,李守节问道:“难道阿爹真想向刘钧称臣?”

李筠沉吟良久,终于下定决心,道:“既然别无他法,我向他称臣就是。”

李守节劝道:“阿爹,咱们是中原的臣子,何苦改弦更张?难道阿爹那么在意西平王的爵位?”

李筠吃了秤砣铁了心,咬牙道:“做不做西平王,我没放在心上,不戬灭赵匡胤,为世宗皇帝报仇,我就不叫李筠。”

李守节还要再劝,李筠斩钉截铁道:“我心意已绝,不要再说了。我有儋珪枪、拨汉马,何愁天下不平!”

儋珪是他麾下爱将,枪法出神入化。以一敌百,不在话下。拨汉马乃是一匹千里挑一的良驹,能日行七百里。李筠视若致胜法宝,有这一将一马,足可傲视天下。

为了表达忠心,李筠把监军周光逊五花大绑,押到刘钧驾前。李筠大喜,当即命人宣读制书,授李筠为西平王。不仅让宣徽使卢赞出任监军,还拨给李筠四千军马。这四千北汉军居多面黄肌瘦,军服也是补丁摞着补丁,这付军容比要放的乞丐还要惨不忍睹。李筠虽然大皱眉头,可是又不好拒绝,只得勉强笑纳。回到潞州,李筠一面厉兵秣马,一面散布赵匡胤忘恩负义,阴谋篡位的罪证。卢赞见昭义军只是操练,却没有出兵的迹象,问道:“请问西平王,何时能够出兵?”

李筠把原来的监军绑了,却换来了另一个监军。知道刘钧信不过自己,让卢赞来监视自己,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于是没好气道:“你管我甚么时候出兵?”

卢赞见他大呼小叫,看这样子,似乎没有把自己这个监军放在眼里,也不禁来气,亢声道:“我是监军,怎么管不了?”

李筠狠狠瞪了一眼,拂袖而去。

这日李筠召集众将校及幕僚,道:“万事俱备,不日就要出兵讨伐赵匡胤那厮了。”

又对从事闾丘仲卿道:“讨伐赵匡胤的檄文写好了没有?”

闾丘仲卿道:“属下已经写好了,请西平王过目。”

李筠接过檄文,仔细看了一遍。檄文揭了赵匡胤种种罪行,当真罄南山之竹难书恶,决东海之波难涤其罪。又说他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简直是一文不值。李筠频频点头,很是满意。闾丘仲卿道:“禁军骁勇善战,昭义军恐怕不是对手。虽然北汉答应应援,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的局面是以弱战强,战事必定旷日持久。最好的办法是西下太行山,抵达怀州、孟州,堵塞虎牢关,占据洛邑。然后伺机而动,夺取天下。”

李筠不以为然,道:“难道你忘了,我乃前朝宿将,与世宗皇帝称兄道弟。一旦起兵,禁军里的将校必然归顺。”

闾丘仲卿见他刚愎自用,不采纳自己的计策,不禁暗自叹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