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云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开口缓缓道:“法子倒是算不上,只是我这些日子在大理寺见到了一个人,名唤卓印清,是怀安公的嫡子。我自己观察过他的眼眸,瞳色与我们寻常的黑眸不同,隐隐可以看出其中的琥珀色光泽。既然他的生父是正统的宁国人,那母亲必然是有彦国血统的。”
说到此处,俞云双看向裴珩:“我想怀安公位极国公,都可以娶彦国的女子为正妻,你如法炮制一下,未必不是不可以。”
☆、第17章
裴珩闻言,原本还挂在面上的笑容一僵,迅速地收敛了下去,目露哀怨看向俞云双。
“怎么了?”
俞云双愕然,睇着裴珩的神色疑惑问道,“可是我说错了哪点?”
“你并没有说错。”
裴珩喟叹了一口气,摇头道,“只是你只知道这故事的过程,不清楚它的开头与结尾。”
俞云双眼尾弧度上挑的凤眸眨了两下,难得露出呆怔的神色。
裴珩在圆座上动了动,将自己的双腿伸直,一面揉着恢复了些许知觉的双腿,一面对着她道:“其实这也不怪你,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我都还未出生。而事发之后知情者都三缄其口,是以真正知道此事原委的人并不多。”
俞云双既然出自深宫之中,对于这样的话自然十分敏锐,黛眉微微蹙起,俞云双问道:“你的意思,可是在说这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辛?”
裴珩点了点头:“怀安公的嫡妻是彦国人没错,但她与阿颜不同。阿颜只是一个寻常的百姓,而怀安公的嫡妻却是当初彦国与宁国交战落败之后,送来和亲的公主。说是和亲公主,你也应该知道,其实便只是彦国皇权争斗中的牺牲品罢了。”
说到此处,裴珩偷偷觑了俞云双一眼,神色有些忐忑。
俞云双却垂下了眼帘陷入沉思,微翘的眼睫轻轻颤动,半晌之后,她倏地抬起头来恍然大悟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我曾在彦史中读过当年的沂都事变,如今的彦帝在两国交战之际夺了自己皇兄的皇位,在彦国战败之后,又将他兄长膝下唯一的公主送来和亲。只是因着此段记载十分含糊,我便一直没有将它放在心上。”
“你看的是彦国的正史,既然不是什么光彩的过往,自然不会被明文记载。”
裴珩轻哼一声,而后继续道,“那公主封号安宁,嫁与怀安公不到一载的光景,人便没了。当时怀安公上奏与先帝,说安宁公主是死于难产,而先帝与彦国国君皆未深究,此事就此尘埃落定。”
裴珩说话的时候下颌紧绷,神色沉敛,一看便知道当年的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俞云双顿了顿,如水视线直直对上裴珩,沉吟道:“如此说来,若是这其中没什么蹊跷在,大家也不会对于此事避而不谈。只是那安宁公主早已失势,而我大宁这边则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于她真正的死因便不了了之了。”
“此事年代久远,个中曲折早已无可寻迹。”
裴珩道,“若不是我平日里喜欢逛逛茶楼,只怕也不知道怀安公当年竟然尚过彦国的公主。”
裴珩一双黑白分明的桃花眼看向俞云双,开口问道:“你方才说那个卓印清如今在大理寺中当差?”
“只是一个七品的主簿。”
俞云双答道,“前几日淮陵世子的案子,便是他从旁相助将暗香配制了出来。”
裴珩摇头叹道:“身为国公府的嫡子,哪怕在六部之中挂个闲职,也比在大理寺那不见天日的地方当个小小的主簿要好上许多。”
虽然裴珩后面的话未说完,但俞云双却也明白他的意思。大理寺掌管天下刑狱,主案件审理,那卓印清愿意呆在那里,只怕与自己的生母也有一番关系。
“这事确实是我疏忽了,未将事情查明,便向你提议。”
俞云双诚恳道。
裴珩却“嘿嘿”
一笑,那双清澈的桃花眼滴溜溜地转了两下,对着俞云双朗声道:“既然你能提议,便也证明我与阿颜的事情你不算反对。到时候若是东窗事发,大哥真的知道了此事,你便替我向他求求情。别人的话大哥未必会听,你的话大哥无论怎样都不会置之不理的。”
两人前一刻还在闲聊当年的秘辛,后一刻裴珩便开始见缝插针地寻她帮忙,俞云双好气又好笑:“原本是我来奉劝与你,此时却变成了我欠你的。裴小珩,你这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本事倒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