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认可的能力,至于其他,“胤禛”
虽然表现不错,然而,宫中皇子,不乏文采武功更出挑的,就是太子胤礽,在康熙心里,才是上上才能的。
何况,在康熙爷面前,“胤禛”
适当把握了分寸,不止藏拙了些许,性子还表现得有些犟,而大概也正是这一点,才能让康熙在这辈子无所顾忌地对“胤禛”
这儿子多宠上几分。
家,在紫禁城,然而,出身皇家,却总是谨言慎行、步步为营。
“胤禛”
对着清晨深呼吸,这归化的寒冻,有些暖人心脾,是一种自由的味道。
这三年,大概是他两世中,心绪最为宁静的时光。
深深地思念京中的额娘和几个弟弟,自然也念起了皇阿玛的好,“胤禛”
却不会后悔……只怕是康熙三十五年之后,难再有这般日子了。
其间,皇阿玛不止一次、两次地来信让自己回京,“胤禛”
开始是婉言拒绝了,到后来,就成了严词请求,终究,康熙是没强硬下旨把这离家的儿子给逮回京去。
而康熙三十四年十一月,正是寒气逼人的时候,胤祐接到了京里来信,成嫔病重,盼儿早归,康熙爷这倒是下了旨意,把七阿哥招了回去。
……
“爷,十三爷和十四爷都来信了。”
☆、父子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
“皇阿玛亲征葛尔丹?”
即便有所预料,但“胤禛”
以为,历史早有偏差,却不想,还是这个时候。
只是月初的时候,十三十四来信都没提起过这事。
与十三通信,多是探讨一些国事兵战,“胤禛”
常有把亲自注解的书册送回京去,而十三也时不时来信请教,十三对此的悟性很好,更是多次提起,很是向往八哥信中所描述的归化城,哪怕是京城之外的世界。
“胤禛”
是知道的,十三的骨子里有着一种洒脱,身为皇子却渴望着紫禁城外的山水江湖,如今差不多十岁了,在皇家算不得是个孩子的年纪,尤其是最近的几次通信,十三字里行间都是在诉说着“战时驰骋沙场、闲来仗剑行侠”
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