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袅仪卫,吾仗二,立瓜二,卧瓜二,骨朵二。金黄罗曲柄绣宝相花伞一,红罗绣宝相花伞二,青罗绣宝相花扇二,红罗绣孔雀扇二。黑纛二。红色曲柄伞,道旗二。红仗、吾仗各二。销金红伞一,青扇一。拂子二,金吐盂、金水盆各一。杏雨仪卫与纤袅仪卫差别不大,只是少青罗花扇二。
弘昼仪卫在前,纤袅仪卫在中,杏雨仪卫居后,从紫禁城出发去往新府邸。道路旁是一群羡慕的老百姓,看着华丽的仪卫,只恨自己天生没有这个命。
落轿,弘昼搀扶着纤袅,看着“和亲王府”
四个大字很是满意。纤袅看着宽敞的新家,也喜不自禁。
“满意吗?”
弘昼问。
“当然满意,这么大的一个府邸,可是王爷送给我的礼物!”
纤袅道,“这可比南三所大多了!我在那南三所就活动不了筋骨,现在总算可以
找个宽敞的地方了!就是那个仪卫有一点儿晃,我有点儿不舒服。”
“那好,我们就去看看我们的新房!”
弘昼抱住纤袅往里走,“让我来看看这新房子!”
楚桂儿拿来地图,弘昼点点头,表示对构造很满意。王府门口两个石狮子,栩栩如生,雕刻精美。
“福晋可还满意?”
弘昼问。
“那是。”
纤袅笑道,“给我挑一件最大的,最舒服的,透光的,通风的房!”
“这当然很重要,不过最重要的是,要离我那里近。”
弘昼笑道,“我提前给你挑好了。先去我那里看看,然后就去你那里。”
先是去了弘昼书房,书房里面十分文雅,文房四宝都在,书架上整整齐齐堆放着书,多宝阁上无数奇珍异宝。窗外有青竹,竹影恰好映在帘子上。书房正上面,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稽古斋”
三个大字。
“为什么要叫‘稽古斋’?”
纤袅问。
“稽古,遵循古制,明辨是非。”
弘昼道。
接着参观各个院落,首先来到离稽古斋最近的院落,弘昼给此地取名为韫袭苑。韫袭者,尤珍藏是也。
“既然你有一个稽古斋,我这韫袭苑里面也该设一个书房,就叫‘沁古’如何?”
纤袅问。
“‘沁古’二字甚好,渗透古制。”
弘昼道,“以后我们肯定儿孙满堂,需要给孩子们读书的地方,书房就叫‘鉴古’,还要给以后的小世子单独留一间书房,就叫‘讽古’。”
“稽古,沁古,鉴古,讽古,这不就是和亲王府的‘四古书斋’了吗?”
纤袅笑道,“我很喜欢。”
“喜欢就好,你怀了孕,我又封了王,你肚子里面的就是世子。”
弘昼道,“你肚子里面的小世子,可是很想出来看看额涅的。”
“生孩子太疼了,我不知道这个孩子会不会对我好一点儿。”
纤袅道,“希望这个孩子可以乖乖听话,不要累着我了。”
“一定会的。”
弘昼抱住纤袅,“我们的孩子是最懂事的,他一定非常体贴。我去想一想,想一个最好的名字给他。”
“当然。”
纤袅笑着摸着肚子,“我们去下一间院落吧。”
接着来到一间院落,此处天空晴朗,阳光明媚,倒适合观星。
“不如就叫皓辰苑吧。”
纤袅道,“这个地方阳光好,晚上的景色一定也不错,要不杏雨姐姐住这里?”
“那我就谢谢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