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是个看重外表的人,但是这种比较……
才没有不高兴呢。
我知道她只是把我们当成橱窗里的娃娃看待,我为什么要在意,可恶。
(三)
表面上看不出来,其实妈妈手中的日记本一直在换,我早就现这件事了。
本来有关开场白的句子在一页的最下面,后来句子变成了一页的第二行,再后来,页数也不对了。
我想看看日记本前面的内容,妈妈合起日记本,说没什么好看的,拒绝了我的请求。
恐怕也真的是没什么值得看的内容,我想爸爸肯定全都看过了,毕竟家里的事由爸爸一人做主,尤其是有关妈妈的事情,至少会安排一个管家一直跟着妈妈,说是考虑到随时失忆的问题。
我知道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妈妈遇上爸爸,会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这种生分感相当微妙,与她对待其他“陌生人”
不一样,多了一些警惕,以及畏惧。
虽然爸爸的确是家中最有威严的人,我也敬畏爸爸,但是我觉得妈妈的情况和我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
至于具体哪里不同,我暂时没有答案。
(四)
记忆很重要,却也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即使失去记忆,有些东西仍是不变的,比如老套的开场白,比如个人喜恶。
妈妈每次都认为第二个弟弟最可爱,所以揉揉头的次数最多。
记得弟弟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当她抱婴儿逗着玩,如果碰到婴儿哭闹,她脸上愉快的神情就消失了,把婴儿往旁边的管家一递,然后扬长而去,忙她自己的事情去了。
有时她照顾小孩,那是心血来潮,最多一小时,她玩腻了,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即使没有记忆,把亲生孩子当成玩具的消遣行为也算是个人渣吧,妈妈。
我越来越觉得妈妈对我揉揉头的举动,属于白嫖行为,她才不关心我是死是活。我对于她来说,只是日记本里的一行文字记录:你们的第一个孩子xxx,今年x岁。
后来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想想我如果是一个没有记忆的人,碰上陌生人,真的能因为一行介绍文字,自动进入角色,立刻产生相应感情吗?
当然不能,我是人类,不是电脑程序。
我想开了。
爸爸应该也是这么想的,所以爸爸才能这么多年安之若素。
退一步想,妈妈其实也有过换位思考,对我说:“抱歉,我总是忘记你。隔三差五就要重认识,给你造成困扰了吧?”
次听到的时候,我是有点动容的,但是你知道,由于反复失忆,如果不在日记本里特别注明,有些台词就会反复出现,和开场白一样,我听到耳朵起茧。
明明换位思考是件好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我觉得我麻了。
我早就放弃让她把容易重复的台词写进日记本了,毕竟她能对“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
说的话有限,也不是每天都会碰到我和我讲话,我不应该有太高的要求。
而且我不想再听她按照日记本上记录的句子来讲话,就像在念台词,还不如她按照本来的样子说重复的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