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殷时青向他请教关于这个法术的问题时,他直斥殷时青是在异想天开。
说来也怪,理论上一千多年前的汉语与现在的汉语差异巨大,他们两人之间应该互相听不懂对方说什么才对,可她与元老道交流起来却毫无障碍,简直神奇至极。
当然“一念”
显然也有局限性,比方说元桓前辈固执地认定所有来向他求教的人都是自己的弟子,甭管这些弟子比他小了一千多岁还是差了几十辈,都必须叫他师傅。
所以无论手镯里的元桓怎么呵斥自己,殷时青也不会有任何不满,难不成她还能跟前辈的一道神念计较嘛。
叫师傅就叫师傅吧,算起来是她赚了……
元老道完脾气,开始了今天的教学,他先让殷时青把之前学的演练一遍,看看她最近修习的成果。
在现玉镯的秘密之前,殷时青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了地煞七十二术中通幽、斩妖、追魂以及天罡三十六法中隔垣洞见的一丢丢皮毛。
得到玉镯之后,她又在元老道的指点下学了坐火、入水、跃岩、萌头……的一丢丢皮毛。
不是她不想学得更精深一点,按照师傅的原话,这个时代人间灵气稀薄,能学会一点皮毛已经是她天赋过人的结果了。
法与术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术”
或许人间还有部分传承,而“法”
在人间几乎已经完全失传。
天罡三十六法中,唯有隔垣洞见尚有一小部分法诀得以传承至今。
元老道哼了一声,把手一挥,殷时青周身凭空燃起一团火焰,她盘膝闭目,心中默念了避火诀。
十分钟后元老道不甚满意地收回火焰,又用同样的方式检验了她的避水诀。
这两个术法,殷时青足足在“一念”
中学了两年之久才初见成果,在此之前每一次检验都要忍受火炽水淹,而且回回都被元老道骂的一无是处,当真是身心受难、苦不堪言。
现在连元老道都挑不出她的毛病来,那累积了两年的憋屈啊……一口气全出来了,实在神清气爽。
但接下来,两年以来的噩梦又再度上演。
跃岩。
类似武侠小说中的轻功。
殷时青上个月才初次学习,总共只练习过两回。
说来也奇怪,在她学习跃岩术之前,每次进入“一念”
,里面都只有一个封闭的房间,除了这个房间哪里也不能去。
而当她上个月第一次学习跃岩的时候,身后的门突然间自动打开了,她的活动空间就多了一座园子。
园子面积极其广大,有池塘假山树丛演习场,地下还有一条贯穿半个园子的地道,地形极为复杂,演习场设置各种类型的木桩绳吊石盘等,假山更是高得离谱。
第一次学习的时候,元老道只讲了跃岩的理论知识,而第二次他就直接让殷时青去演习场用跃岩术踩木桩。
这里的木桩不同于一般的木桩,有些高低差异极大,有些木桩细如擀面杖,必须将灵力全部聚集在双脚才能跃上更高的木桩,并在桩上保持平衡。
那一次练习完毕,殷时青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虚脱了,离开“一念”
之后很久都缓不过劲来。
这一次她原本以为还是踩木桩,结果元老道伸手一划,园子里凭空出现一条贴着地面的黑色细线,几乎斜跨了整个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