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讪讪道:“我这不是关心吗?这大热天的,也没人要打家具啊,哪儿有活儿干。”
听着这熟悉的斗嘴声,林策笑道:“我考得还行,上一本没问题。姐夫,你现在不忙吗?”
“闲得很,这打家具也要等年底结婚的人家多了才忙啊。”
林策想了想,说道:“姐夫,你看啊,咱们农村,这家家户户都要结婚的,打柜子迟早要过时的。我在市里的时候,看人家都是去商场买衣柜,又好看,时尚。你可以学学,在镇上开个家具厂,趁着不忙的时候多做几套,等年底了,人家不也方便吗?”
姐夫却摇头道:“家具厂?这玩意儿做出来没人买,不亏死了?算了吧,我们都是给人家做,拿工钱多稳啊。”
看姐夫这态度,林策也不想多劝,观念一旦形成了,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只能慢慢来。
坐了一会儿,林策说明了来意。
姐姐林萍听了,道:“5毛钱一斤?你会不会亏本啊,前几天有人上门来收桔子,才3毛钱一斤呢。”
林策笑道:“肯定亏不了,我有销路。姐,姐夫,你们要是不忙的话就帮我去收,反正我给你们是5毛钱一斤,另外提成一毛钱,你们能谈下来多少是多少。”
听到有提成,姐夫瞬间就来劲了,道:“还有这好事儿,那我愿意干!”
“你干的话要仔细点,别收上来的不行,还有称要准点,别让我弟亏本了。”
“知道知道,我这就去。”
在农村,还是要人头熟,要不你贸然上门,人家会以为你是骗子的。
有了姐夫帮忙,林策也懒得跑了,专门在村子池塘处等着称重。
姐姐林萍嫁的这个村是大村,有一百多户人家,连着隔壁的,还有两个村子,都是挨着的。
“12斤多,算13斤好了,6块5!”
“34斤,17块钱,您拿好!”
“这个41斤。。。大叔,你这全是杆子可不行啊!”
没有电子秤,都是老称称的,有的时候少点,林策都是尽量给人家算整数的,但拿杆子来充数,那肯定不行。
农村嘛,难免群众里面会有坏人,但大部分都是实诚人。
野生的金银花又不要钱,他们去山上也是随便摘点的,摘个十几斤,能换一斤肉吃,不香吗?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的。
有个妇女一下午赚了50块的,还兴奋的问林策,明天还收不收。
林策肯定的答复,有多少收多少。
赚了钱,大家都挺开心的,林策也很开心。
一个下午,光是在姐姐这个村子就收了三百多斤,全用洗干净了的尿素袋子装起来,先在姐姐家放着。
三百多斤,收购成本花了一百五十多,等卖给高大军,能纯赚450元。
果然,这当中间商,比干啥都来钱快。
“弟,在家吃饭了再回去吧?”
林萍挽留道。
林策摆摆手道:“不了,爸妈还应该收了不少回来,我得去看看。”
“那明天来家里吃饭啊!”
天快黑了,林策和陈功赶紧走路回去,到家的时候才发现,老爸老妈也是刚回来。
老爸林国华没收多少,就两百多斤,没用完的钱,他要还给林策。
林策没要,让老爸留着明天继续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