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裴公罪洁吗 > 第52节(第3页)

第52节(第3页)

那厢钱海清听了教,赶紧记下,可拿着筷子想了会儿,又小声问:“那师父……都记得?”

裴钧把手边汤碗往前推了推,由着董叔盛汤,抱臂撑在桌沿上侧目瞥他一眼:“哟,能耐了,进门儿第一日就敢考师父了?”

钱海清一缩脖子,正要扭过这话不讲了,却听裴钧又说:“罢了,这两日还要你去曹家跑腿,我便将就说说,你记下,几日里也留心瞧瞧。”

钱海清赶忙聚精会神、竖起耳朵,但听裴钧道:“曹府上下,按理儿是应配大丫鬟三个,小丫鬟两个的,可老曹的夫人林氏从前陪嫁的大丫鬟早亡,便不在意多配,加之又遣了一个嫁人,如今身边儿就只有一个大丫鬟伺候,两个小丫鬟多是陪萱萱的。”

说着分别指点了几人姓名、模样,又说:“曹先生早年出商曾受恩于林氏一族,故娶了他家长女林氏后就立誓绝不纳妾,身边也不用女子,出门身边只跟三两护卫和吴用,家里小厮也不分大小一视同仁,都只管家中平日用度,不掺和生意上的事儿。”

说着又细述一番护卫样貌,完了问钱海清一句:“记住没?”

钱海清一凛,稍一作想便立即复述一遍裴钧所说,条条理理一个不差。裴钧听得终于勉强满意,于是收回目光来端起盛满的汤碗。可碗送到嘴边了,他却到底还是轻轻地啧了一声,可见仍是不满钱海清不知记人之举。

钱海清喉头默默咽了咽菜叶,这下子心里的不实荒唐是都消散了,只道自己在人堆子里也算出挑的学问,搁来师父跟前儿却只是年轻轻,而肖想了数年的裴钧虽则真成了他师父,可嫌弃他却还是一样嫌的。什么都没变。由是他不免更加打叠精神,只道往后定要悉心学教,必要让师父点一次头。

夜里吃完了饭,姜煊扭着裴钧甜着嘴儿好说歹说,是再不乐意看书了。裴钧知晓孩童习气,又念在姜煊的年纪,也不多刁难他,只叫钱海清拿书过来,亲自抽考了姜煊几首诗文境意,听姜煊摇头晃脑竟还真答得像回事儿了,便叫他拿笔默下这几首,好叫董叔翌日送去牢里给裴妍看看。

姜煊抓着笔怅然问:“舅舅,你总说母妃在牢里好吃好喝也有人说话,可母妃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呀?我也想和母妃说话了。我昨晚上都又梦见母妃了,梦见母妃给我逮了小老虎。舅舅你说……母妃有没有梦见我?”

每每唬孩子的话被孩子一脸认真地问回来,长辈都难以作答。裴钧想来,只说句“快了”

,想想又嘱咐道:“煊儿,宫里的判书下来了,你往后不能再叫‘母妃’了。往后你得同其他娃娃一样,叫‘娘’。”

姜煊万分生疏道:“那……那娘,她什么时候回来?”

裴钧摸一把孩子脑袋说:“煊儿乖,这事儿有舅舅操心,你就好好念书好不好?后日啊,舅舅给你备了桩好事儿呢。”

姜煊当即坐直了眨巴眼睛:“什么事儿啊?”

“不告诉你。”

裴钧掐掐他脸蛋儿,“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两日后,裴钧清早穿戴上官中行走的常服,一如入禁苑出题时一样,由家中仆从收拾好一干行装上了宫里派来接他的马车。刚上车,姜煊也被韩妈妈牵出来送他了。

姜煊在车外迷蒙半醒地揉了揉眼睛,叫了声舅舅,忽而竟走来叩叩他车壁,乖乖背了首别离诗。

裴钧只觉这孩子没醒的时候是真乖,不免从窗中伸手掐掐他的脸,替他理开一缕额发,这一刻心底竟难得起了些不舍,于近日景况也再度忧心起这孩子的安危。

可转而想到姜越一过午就会来接孩子去晋王府,而那时姜煊必然又因与叔公相逢而欢喜,他倒也就释然了,只嘱咐姜煊在府中要好好听话,不在府中更要好好听话,接着,也就撂下了帘子乘车往翰林去了。

第56章其罪四十三·栽赃(三)

此去翰林,已数不清是裴钧两世中第几次去翰林了。

实则翰林院作为朝廷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和咨论政事的所在,自古都是文翰荟萃、养才储望之所,协同天子与吏部,掌科考用人之谏、阅,不仅地位清贵,又可作往后高升之路上最好的踏脚石,加之翰林官博及经史、通晓典政,转入实职更是全了儒学“达则济天下”

的说法,这便更使得“点翰林”

成了项实用而荣耀的恩典,常为士人、学儒毕生所愿。

而天下士人参科者,其才学高下,从来都只凭几纸薄文从翰林阅出--才低则零落成泥,学高则补褂加身,待成为朝臣,又将肩负起从千千万万如过江之鲫的后来人中择选官员的重任,这一遭遭轮回,直如流水蒸作云,云又落成雨,浑然无休矣。

裴钧虽从来知道这道理,可他十九岁入翰林的时候,却从没想过有朝一日坐在那阅卷主考座中的人,竟会是他自己。

此时他坐在马车中,听帘外街上人声嘈嘈、木轮作响,直觉眼前极似光景翩跹,叫他好像还能听见张岭当年在一众监生赴春闱的路上,肃容单招他入车共坐时,低声嘱咐他的话:

“子羽,今科你定要好好作考,往后高升才一路无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