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蕴含着无尽的玄机。
元始天尊轻挥衣袖,于东昆仑之巅布下一座玄奥大阵。
大周天弥罗阵。
布阵完毕,原始天尊缓缓转身,步入巍峨的大殿之内!
优雅地坐于云床之上,宛如高山般沉稳,深不可测。
此时,通天教主的讲道之声已如春风般传遍三界,引得无数生灵驻足聆听。
而元始天尊却不为所动,只是静静地闭上双眼,在酝酿着什么。
突然元始天尊头顶现出庆云,那庆云约有亩田大小,上千朵金莲盛开其间,璎珞垂珠,光华流转,美不胜收。
随即,元始天尊开始讲道,声音如同天籁之音,同样传遍三界,响彻九幽。
洪荒中的修士们被这声音所吸引!
即便是距离东海较远的修士也纷纷向不周山飞来。
渴望一睹天尊风采,聆听元始天尊的教诲。
然而,元始天尊讲道却仅持续了七七四十九天。
当讲道结束时,玉虚宫前的广场上只坐了十二位修士。
原来元始天尊收徒标准与通天教主截然不同,注重的是弟子的心性和根基。
那些心志不坚、妖魔鬼怪等皆过不了护山之阵。
因此,七七四十九天讲道完毕后,仅有一十三人得以进入玉虚宫。
且说这十二位大能,乃是灵鹫山元觉洞的燃灯道人、太华山云霄洞的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的黄龙真人、夹龙山飞云洞的惧留孙、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崆峒山元阳洞的灵宝大法师、五龙山云霄洞的文殊广法天尊、九功山白鹤洞的普贤真人、普陀山落伽洞的慈航道人、玉泉山金霞洞的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的道行天尊,以及那青峰山紫阳洞的清虚道德真君。
这十二人,每一位都是道法高深,修为精湛。
燃灯道人,面容沉静,他是唯一一位被元始天尊允许在玉虚宫听讲的高人,虽算阐教门人,却非元始天尊的正式弟子。
而其余十一人,皆是诚心诚意拜在元始天尊门下!
后来与广成子一同被誉为“阐教十二金仙”
。
而原始天尊讲道完毕后,也隐身而去了。
只留下十二金仙齐聚玉虚宫,共商表态,商议教中大事。
燃灯道人轻抚长须,缓缓开口。
“诸位同门,如今巫妖二族斗争不断,我们当专心传道收徒,不涉巫妖之争。”
赤精子点头附和。
“道兄所言极是,我等应秉持师尊教诲,静心修炼,传承道法。”
黄龙真人亦表示赞同。
“正是如此,我等当以道为尊,以德为重,方能不负师尊之期望。”
众金仙纷纷表态,一致同意不介入巫妖之争,专心传道收徒,弘扬阐教道义。
如此,数万年过去,阐截二教在洪荒中声名远扬,无数修士慕名而来,拜入门下。
而十二金仙也各自收徒传法,将阐教道义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