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调查
这场雨下的大而且久,不知坚持了多久文睿昏了过去。他倒在雨中竟然又入了一个梦境,他被两个差役上了枷锁,带着来到一个威严的殿堂前,堂前坐着的是一个身穿官府的人,神情威严不可侵犯。在他旁边站着一个穿着白色衣服,手拿毛笔的一个文官。
那文官长相儒雅俊秀,见文睿看他,他笑着说“怎么?不认识我了?不是你求我帮你到城隍老爷这告状的啊?你的状纸我已经写好交给城隍爷了,稍等一会儿,那个杀你妻儿的厉鬼马上就会被带来。”
文睿看了有些懵了,原来这隐士在人间是一个模样,在这儿又是另一副样子啊!还没多想,一阵沉重的铁链声由远及近的传来,很快两个官差压来一个妇女,看样子和妻子形容的厉鬼很吻合。城隍爷一拍惊堂木,问了文睿状告的事情可是事实,那厉鬼点头承认。
阎王斥责她道“人有人道,鬼有鬼道。那房间既是你生前居所,死后你应当魂归地府,怎么还能霸占人间的房子,甚至还害人两条性命?来人啊,把她压到十八层地狱,下油锅。”
那厉鬼神色大变,祈求宽恕,可是还是被鬼差强行拖走。
那文官将文睿拉到一边,提醒文睿说“如今厉鬼已除,但你妻子的尸身已下葬多日,恐有腐烂,这般却是难以复活。不如你醒后带我去你家,我为你作法,让你妻子再活过来。”
文睿听了大喜,醒来以后就带着那乞丐到了自己家。那乞丐到文家后先是沐浴更衣,换了一身干净的道袍,然后再到墨兰的墓地之上作法。
这乞丐变成了道人,在墓地上作法,场面骇人。只见他作法时阴风大作,磷火飘飞,围观的文睿和其仆人都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黑色阴影盘踞在墓地之上,最后也不知道那道人使了什么方法,将这些东西都驱散掉了,阳光洒下来后,道人就说“好了”
,命众人掘墓开棺。
众人打开棺木一看,这墨兰真的活了过来,而且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腐败的迹象,甚至感觉身体状态都恢复到了生孩子之前的样子。文睿见状大喜过望,连连拜谢这乞丐,墨兰更是当场拜了这乞丐当了干爹。
复活之后的墨兰比之前更晓人事,更加温柔体贴,那文睿爱得不行。而墨兰的那乞丐干爹姓杨,平常总爱穿道袍,文家上下都称他为杨道长。杨道长在这之后也住在了文家,平时有事没事总会跟文家算卦,算的卦无一不准,被文家上下称之为“活神仙”
。
文家虽然祖宅在信丰县,但他们家中非常富有,生意做得很大,在整个虔州都有生意。所以文家出了个“活神仙”
的事情,整个虔州商道上的人都知道文家有这么个杨道长。
就在一周前,文家旁支有人来文睿这边向杨道长求助,说是他们老爷到广州进货时,被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王愕盯上。要知道广州是大唐的第一大海港,而且广州海外贸易历来都兴盛。而王愕本来就是搜刮起家,大作生意。
于是下面的一个校尉,叫做孟少卿为了讨好王愕,便以执法为借口对文氏进行刁难。文氏的衣服绸缎等商品,有些还没有卖完,孟少卿便诬陷说是在路上抢来的,并说这些衣物的制作出了规定,不是商人应有的东西,结果判处了文氏死刑,并将他们准备用来交易的上好木材全都没收了,要把这些木材用来修庙。孟少卿把这一判决上奏王愕之后,便要立即对文氏执行死刑。
杨道长摇了摇头,对上门求援的人说“我救不了活人。若是那孟少卿真要杀他,你把这黄纸和笔墨放进棺材里,让他死后向阴司起诉。这我倒是可以帮忙!”
过了几天,文氏还是被处斩了。然而,隔天孟少卿正在家坐着,突然就看见文氏向自己扑来。开始孟少唧还能边躲闪边抵挡,到后来就只好俯认罪了。他只晓得不断地喊“饶命”
,鲜血却从口里喷了出来,不久就死了。
接着,所有承办这个案件的官吏,以及在有关这个案子的奏章上签过名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死去,三天已经死了四五个人了。
……
“怎么传来这么件事,我们不是要抓大鬼吗?哪有时间管这些闲事?”
卷宗素娥看得还是非常起劲,觉得写得挺有意思,但看完了却现吴承天在一旁沉思,才想起抓鬼的事来,意识到这事好像跟他们要抓的鬼没啥关联,不由皱眉嚷道。
不知道正琢磨着什么的吴承天,闻言抬起来头,问素娥道“我们耽搁了一个多月,如果是那大鬼附身到了墨兰身上的话,时间倒也对得上。只是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什么?你说那墨兰是被大鬼附身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素娥一听就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这明明就是一个地府判官救了人的好事,哪有你想得那么阴暗?”
吴承天倒是好整以暇的说“高判官不就是地府的吗?哪一殿的阎王?有没有审这样的案子?地府里有没有这样一个杨判官?一查生死簿,真假就知道了。而且,你觉得高判官是觉得我们很闲,给我们看这样一个毫不相干的故事吗?”
到现在,吴承天都对地府那一套级高效的系统记忆犹新呢。
“那你再问问看?”
听吴承天这么一说,素娥又觉得也有道理,但她还是不怎么能接受故事里的墨兰是大鬼的事实,“如果墨兰是大鬼,那这个杨道人又是谁呢?那大鬼刚才九幽之中跑出来就能找到同伙?不太可能吧?”
吴承天摇了摇头“我刚才就在琢磨这个事,还是问问这里的城隍吧。”
据这城隍讲,两人落脚的位置名为东牟郡,吴承天虽然对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但是大致知道这里应该是后世的山东地界。以吴承天那相对贫乏的历史知识,他印象中这一代应该叫登州才对,不过他也没有过多纠结,毕竟历史朝代不同,地名这东西有变化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