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今日之事完全是個意外,贾赦唱了主角,而贾环为王熙凤准备的大招还没放呢,而且贾环相信,这招一旦成功放出来,王熙凤绝对不能再像这次那样全身而退了。
正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对付王熙凤这种好斗而强势的女人,只有彻底把她搞服搞怕,她才消停下来!
且说王熙凤回到住处,惊魂稍定之余,不禁又气又恨,没想到啊,自己竟然被公婆在背后捅了刀子,不仅折了旺儿媳妇,还差点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这时,旁边的丰儿禁不住低声道:“大老爷今日突然难,不会是和环老三串通好的吧?”
王熙凤不由醒起前日贾环借着送腊肉,暗戳戳地警告自己的事,如果贾环真的事先和大老爷串通好,倒是难怪他敢主动撩拨自己的。
“奴几辈养的,黑了心的杂种,以为傍上了大老爷,我就奈何不了你吗?”
王熙凤越想越气,以致那张漂亮的脸蛋都有点扭曲了。
王熙凤本来就生性要强,贾环越是难搞,她就越想把贾环治服,如果说王熙凤刚开始针对贾环是因为贾宝玉,那么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意气之争了,她不甘心啊,连一个小屁孩都治不了,反倒接连吃瘪,试问她王凤姐的面子往哪搁?
且说贾环回到住处时,满院子都洋溢着喜气,大半个月以来,笼罩在院子上空的阴霾倾刻间烟销云散了,人人笑逐颜开,仿佛此时此刻,温暖的春天才降临了这个被遗忘的小院子!
俏平儿笑得特别的甜,特别的好看,她双手合十,感谢满天的神佛保佑,三爷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小雀儿喜滋滋地道:“太好了,再也不用吃剩饭剩菜,再也不用受来旺媳妇那恶婆子的气了,三爷又能出府去了。”
小萼儿一脸的兴奋,提了篮子便打算去厨房打饭,因为午饭时间要到了。正所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这大半个月以来,负责打饭的小萼儿不知受了多少闷气,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今日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如今三爷的画连皇上都赞好,北静王还请三爷给老王妃画像,哼哼,看谁还敢欺负三爷!
约莫半小时后,小萼儿便昂挺胸地从厨房回来了,一进门便嚷道:“快帮帮我,重死了!”
一名婆子笑着上前帮忙提篮子,结果篮子一入便夸张地惊叫了一声:“哎哟,这贼重了,萼儿姑娘这是打了多饭菜呀?”
小萼儿得意洋洋地打开篮盖子显摆道:“有松子鱼、风腌果子狸、酒糟鹌鹑、蒸羊羔、宫爆鸡丁、伏令甲鱼汤,新鲜的苋菜。”
那婆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啧啧地道:“这么多菜啊。”
小萼儿得意地道:“要不是实在装不下了,还有呢,王大娘本来还要孝敬咱们三爷一碟红烧排骨和一碟红烧豆腐的。”
小萼儿口中的王大娘自然就是王善保家的了,这家伙刚顶了来旺媳妇的位置,如今已经走马上任了,眼见小萼儿来打饭,热情到不得了,恨不得把厨房准备的菜式都给来一份,嘿嘿,毕竟她能顶上这个肥缺,多少都托了贾环的“福”
。
婆子舔着嘴唇顿足道:“早知道我就跟萼儿姑娘一块儿去打饭了,红烧排骨可是我最爱吃的。”
萼儿笑骂道:“贪嘴的老货,这么多还不够你吃的,待会三爷吃完,少不了你的。”
婆子嘿嘿一笑,十分殷勤地帮着把饭菜提进屋去,果然,贾环只拣了三样菜肴,剩下的都分给众丫环婆子吃了。
众人正吃着饭呢,管家赖大便带着几名健仆送来了两百斤干柴,并且打拱作揖向贾环问好,将见“风驶舵”
这个四字成语演绎得淋漓尽致。
第二日一早,平儿便把贾环的书箱文具整理好,又把小厮钱槐叫来叮嘱道:“这是三爷的书箱、水囊、临时替换的衣服,你要保管好,还有这是擦汗用的手帕,等下学了,不要带着三爷四处乱逛,早点回府。”
钱槐笑嘻嘻地道:“平儿姐姐放心吧,以前都是我陪三爷上学的,出不了岔子。”
“伱拿了东西先到外面候着。”
平儿把东西交给了钱槐便将他打出去,说实话,她不喜欢这个小厮,总是眼珠乱转,显得有点心术不正,只是碍于他跟赵姨娘是亲戚,要不然她已经建议贾环把钱槐换掉了。
贾环吃完丰盛的早餐,平儿又仔细替他整理好衣服,这才柔声叮嘱道:“今日是三爷(今年)第一天上学,记得先辞了老太太和太太再去。另外,在族学里上学的基本都是本家子弟,无心向学者甚多,三爷不要学他们得过且过,要以学业为重。”
贾环打趣道:“知道了,平儿姐姐现在越像我姨娘一般了。”
平儿剜了贾环一眼道:“三爷要是嫌婢子唠叨,那婢子以后不说便是了,省得讨人厌。”
贾环笑道:“平儿姐姐息怒,我何曾嫌你唠叨了,巴不得你再唠叨一些呢,反正我是爱听的。”
平儿转嗔为喜道:“等再大几年,三爷就该嫌我了,不过也没关系,婢子最多就侍候您几年,到那时也该去了。”
贾环愕然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