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花珊珊珊珊 > 第61章 猜灯谜(第1页)

第61章 猜灯谜(第1页)

在古代元宵节又叫“上元节”

,民间有逛灯会、社火表演、喝酒、猜谜、放烟花等活动,俗称正月十五闹元宵。

看来朝廷上的政治风云和外面闹得纷纷扬扬的起义,并没有影响人们欢度元宵的气氛,也戓许人们早就知道朝局风云诡异,是他们所改变不了的,所以干脆掩耳盗铃,好像这一切都与他们毫无关系。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讲,只要能吃饱肚子,满足他们遮风避雨的要求,对于天下谁来坐,谁来当皇帝都无所谓。

我这是第一次在古代逛灯市,我确实觉得什么都新鲜,这儿看看,那儿摸摸,林若海更像个大哥哥一样脸露微笑,不紧不慢的跟在我后面。

一路前行中,我们看过了社火表演,一起看天空中不时闪烁的烟花,却偶然现前面有一处摊位上围满了人,我情不自禁走了上去。

不得不说我真的是一个一天不出去凑热闹就心慌的人,人多的地方一定有好玩的东西,这是我凑热闹的宗旨。我不顾人群的密度,挤进了人群中心,这才现原来是一个猜谜语,得花灯的游戏摊位。

摊位小贩很会调动人群的积极性,只要有人猜中灯笼谜底,就把灯笼相送。有些人猜不到谜底,又喜欢灯笼的人自然得出银子把灯笼买了,摊贩就把这些灯笼的价格提高至一到二倍,这样,摊贩不亏反而有赚。

我到的时候也有几个猜中灯谜的人免费提走了灯笼,周围的青年男女自然羡慕不已。

我好奇的左看右看,这时我突然现灯笼的最高层架上挂着一盏琉璃灯,那琉璃灯盏里映出了两条鲤鱼,若隐若现的鲤鱼跳龙门图案使我惊奇不已。

难道秦朝的制造技术竟然有如此之高了,那么考古学家所考古的东西又以什么来作依据。

那小摊贩见我双眼紧紧盯着那琉璃灯盏,便说:“姑娘,这盏琉璃灯盏是来自于南洋,并非本土制造,也是这灯市上独一无二的一盏。”

来自南洋,难道在秦朝就已经开通了海上贸易吗?为什么史书上根本没有这一记载。

我疑惑道:“老板,你这灯真的是南洋来的,真的是独一无二的一盏,那你这盏卖吗?价格多少?”

那小贩见我对琉璃灯痴迷的样子,便说:“这琉璃灯盏确是出自南洋,但具体怎么来的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祖上曾经救过一个高鼻,黄眉的南洋人,这人走时就留下了这盏灯,说是以报恩情。”

“家祖开始以为真的得了什么宝贝不成,可是他拿出这个灯去卖的时候,却无人问津。多次之后,家祖便以为这只是那人的搪塞之语,就此把此灯搁置家中闲置了。”

“这灯传至于我,已有三代之久,我想着再传下去也没有用,倒不如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看有没有人要,也好补贴一下家用,姑娘若喜欢价格倒是好商量?”

其实我对这琉璃樽灯盏只是多了几分疑惑,自21世纪来的我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

我轻轻摇头道:“老板,我只是对这灯有一种熟悉感,我也没怎么打算买。再说这是你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老板就还是收着吧!”

小摊贩见我如此,脸上露出失望之情。我见了实在不忍道:“老板不如这样,你出1o个灯迷,我若猜中了,你就把此灯送于我,如果我有一个猜不中的话,我出5o两银子买你这灯盏如何?”

那小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显然有些不愿意。但围观的众人却开始起哄:“你这老板好生小气,人家姑娘就是看得起你才开这个条件。你这不是本来就在搞猜迷语送灯笼吗?人家喜欢的灯笼,你却不让参与,你这不是糊弄我们吗?”

哎!坏了,我这不是本来就是想帮帮小贩,到时候装猜不出来,花5o两买了这灯笼就是,他不愿意也就算了。没想到弄巧还成拙,反倒把人家搞得下不了台。

那小贩无奈道:“就依姑娘所说,我出五个谜语,姑娘如果全部猜中,我就以这祖传宝贝灯笼相送,如果猜不中姑娘就得出5o两买。”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我当然得答应,我轻轻道:“老板请出题?”

老板说:“第一题,打一成语。一块变五块。”

我轻笑道:“四分五裂。”

那小贩见我答得这么快,吓了一跳:“姑娘真是才思敏捷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