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显然没料到守城一方有威力如此巨大的武器。
队形在投石机被点射破坏了两架之后,略微混乱了一会儿,但是很快就稳住阵脚,全员快整齐地后撤,维持在一个无法被攻击到的位置。
当然,他们剩下的投石机也成了摆设,无法对东萍府的城墙造成有效杀伤。
他们在拖时间,等待码头的船能够离港。
对方也在拖时间,等待东萍府的西城门被攻破。
双方对此都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
东萍府的一面靠阳海渊,一面靠海,两边都不适合攻打。剩下的一面正对着东州,也就是竺年现在所在的城门,也是一直以来东萍府的主要出入口。
剩下一面是通往萍州的西城门,有一条极其狭窄又疏于修缮的栈道,能够在蒲岭的山间穿行,可以通往萍州。
这条栈道很破,但是能用。
东萍府的西门很破,只是在最近一段时间才进行了一定的修筑,不一定能顶用。
主要是从那边上来的军队数量不一定,肯定用不了大型的攻城器械,军队数量再多也摆不开阵势。但是西城门呈现西高东低的地形,极不利于守城。
本来修筑城池肯定不能这么搞,但是东萍府是大月针对南地修建。
竺年啃了两块糕点,从东萍府的位置虚画了一个直指南方的箭头:“老送家针对我家的意图不要太明显。”
本来东萍府就是一个进攻性的战争堡垒,萍州、东州、乃至于海州,都是东萍府的后背,是她能够得到源源不断支援的渠道,她的主要攻击、或者来自于万一的防御面只有海上。所以当初东萍府的城池会这样建造设计,后期也没有多更改。
罗英来了之后,虽然带着工兵和将领们实地走了很多次,然而受限于蒲岭复杂的地形,最后只能破坏了一部分栈道。
这部分栈道他们能破坏,别人就能修。竺年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儿能养一支专业的工兵,阳海军当然也有,只是不叫工兵这个名字而已。更别说还有数量众多的本地的东州和萍州的军队,他们很有可能掌握了南地军不知道的通路。
然而竺年不能转去守西门,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正面。
实打实的阳谋,他却不得不像对方的提线木偶一样,按照对方的想法行动。
尉迟兰看他一脸不爽,笑着拍拍他的后脑勺:“不气。你才十五,杨老头五十一都不止了。”
箭楼里虽然只有他们两个人,因为堆放的床弩的箭矢,空间并不宽阔。
竺年像是想起刚接触游戏的时候碰到高手,走哪里都能被抓到,死成o8的憋屈,问:“先生不生气吗?”
“没什么好生气的。”
尉迟兰用下巴指了指重新升起的帅旗,张弓虚搭,“杨酌老了。”
“嗯?”
竺年不懂。
杨家战功彪炳,甚至于有人说阳海军应该是杨海军。而阳海军这个名字,本来就是京城对于杨家极大的信任与尊宠。阳海军虽然主要驻守在阳州,但这支军队是实际意义上控制阳州和海州两州的军队。这两个州不仅是大月的边陲,其中的阳州更是大月重要的牧马地。
北境尉迟也掌控着一片大月的牧马地,但那是尉迟家族通过一代一代人打出来的。
尉迟铁骑三千,是北境尉迟勉力为之。阳海骑三千,则是杨家精挑细选。
相比较遥远且缺少资料的南地,和自己家有更多相似点,且看起来更强,说不定有一天会对上的阳海军,一直是尉迟兰的假想敌。
他对阳海军有远比一般人更深入的了解:“杨酌的目的,你能看懂?”
“嗯。”
竺年接过尉迟兰递过来的竹筒,喝了一口水,“我知道我守不住,他也知道我守不住。西门那边,他不一定真过来;正面,他也不一定真打。他只要把我围着,我就得退。等我退了,城就是他的。不费一兵一卒。”
当然,这已经是第二个方案。
从城内逐步消灭的红点来看,其实杨酌的第一方案是里应外合,直接俘虏他和他娘,顺便还能缴获大量的战舰,说不定还能逼问出南地的各种情报,哪怕只是掌握南地造船的技巧,也是不菲的收获。
尉迟兰问:“那如果你是杨酌,怎么打?”
“派人进城传谣,说已经策反了东萍军;东州军和萍州军直接由西门攻入,不需要太多人,直接利用山上的滚石滚木。”
他看了一眼小地图上更加真切的地形,“火攻。”
东萍府地形特殊,整个城池的面积有限。本来仅仅作为一个军事重镇堪堪够用,然而她优良的地理位置又成为了一个繁忙的商港。
大量的海船带来大量的货物,同时也带来大量的人流。
东萍府不得不让出一部分面积,给居民和商人。军队以前从中获得了物资的丰沛和获取的便利,但是也让城池变得极为拥挤。
虽然竺年的老祖宗早就已经明了土水泥,但是东萍府周围群山环绕,最不缺的就是木材,反而制作土水泥很不便。绝大多数的房屋,建筑主材都是木料。一旦在密集建筑的区域生火灾,几乎是毁灭性的。
东萍府不缺水,每个坊市内都建有不少于三个水井,足以应付一般的火情。然而如果军队直接从高空用火箭攻击,这座城池顷刻间就会变成火海。
“杨酌已经不像年轻时候那样杀伐果断了。”
尉迟兰的表情很柔和,像是重新收敛了利爪的大猫,“知道他们怎么来的?”
竺年黑着一张脸:“宋淮的母族、京城杨家,和阳海军的杨家同宗。”
杨家势力太大,而且杨家和人丁单薄的尉迟家不同,向来人丁兴旺。很早以前,他们就尝试转入文官一系。杨家的分宗,与其说是文武相交的忌讳;不如说是杨家为了保存家族做的尝试,也就是把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
分宗后的杨家,京城的这支专心读书,生活还颇为清贫,一直到宋淮的外祖父成为了大学士,才算是略微入了一些人的眼。但是等宋淮的母亲去世,外祖父致仕后,很多人就又把这个杨家给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