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重生香江70年代 > 第102章 准备迎战(第2页)

第102章 准备迎战(第2页)

由于百佳自持物业仅有6家,19家门店每个月要交不少的租金,又被总部抽血已然发展不起来了。

惠康的自持物业高达17家,仅有28家门店是租赁,所以并没有选择在百佳的地盘开设新店竞争。

而是通过盈利,缓慢开设新店,毫无阻拦的占据着空白市场,只等市场饱和再一举将百佳超市击溃或直接收购。

然而,现在!!

百佳超市被陈青峰直接收购,不仅不用再被和记抽血,反倒是注入大笔资金扩张,与惠康抢占空白市场。

陈青峰这种烧钱的扩张方式,完全打乱亨利·凯瑟克的缓慢发展方式。

任谁都知道,抢占完空白市场后,就是惠康与百佳正面厮杀的时刻。

谁前期能占据更多的空白市场,正面厮杀之时付出的代价就会更少。

如若惠康超市不能跟上,一旦百佳超市形成先期优势,再想追赶至少要付出三倍以上的资金,若想将其超越甚至要做好付出十倍的代价。

“先驱优势”

虽然是1985年才被提出,但商业对其早已有了概念。

亨利·凯瑟克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暗自咬紧牙关道:“目前我们是有优势的,先给惠康调用1000万港币,试试陈青峰的反应。”

“好~”

纽壁坚咧嘴一笑,没有问1000万港币是从哪儿来,也没有揭穿亨利·凯瑟克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

惠康超市45家门店,百佳超市25家门店,目前来看确实是有优势,实则却处于劣势。

如今地产下行期间,一处人流密集的商铺,当前价格也就在100万-130万港币之间。

陈青峰准备一口气收购54家商铺,即便70%的资金可以贷款,出资30%也要将近2000万港币。

相比之下,亨利·凯瑟克却只愿拿出1000万港币,即便同样贷款70%,也只能收购27家商铺。

如此百佳超市79家门店,惠康72家门店,仍是半斤对八两没有优势,甚至还隐隐处于劣势。

纽壁坚知道,“怡和系”

没钱了,若非顾及颜面以及想要保全零售领域,甚至连1000万港币都不愿给出。

三大集团,全部趴窝,亨利·凯瑟克这个蠢货将整个“怡和系”

搞得动弹不得。

“怡和系”

的负债率并不高,所以才没有像和记那般,将自身推入破产的边缘。

然而没有破产,不代表不难受,被股灾与石油危机两套组合拳打下来,香江哪家地产公司不难受?

置地集团和九龙仓也难受,尤其是一个撑着“中环重建”

,一个撑着“海港城计划”

,还要给母公司怡和财团持续输血的情况下,就更难受。

现既然要与陈青峰开战,就必然要从银行贷款,虽然“怡和系”

的负债率不高,但如今的贷款利率却高的吓人。

一旦陷入僵持,拼得就是消耗。

纽壁坚不管双方谁胜谁负,背负高昂的利息必然会引发股东不满,届时就有了掀翻亨利·凯瑟克,执掌“怡和系”

大权的机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