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秦氏想了想,好像是那么回事儿,可又有点太牵强了,
有一点她是确定的,那就是堂弟家准备送孩子们去读书。
这万一能有个出息的,那自家肯定能沾光,那侄孙女更得嫁过来了。
能送去读书,家底子不可能薄了。
想明白后,赵秦氏又继续开始说媒大业。
“嗯,读书是好事儿,我家老头子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这么个理儿。
读书跟说亲也不冲突呀,可以先给孩子们把亲事定下来了,等到了年龄再成婚,也是使得的。
刚好我那侄孙女还可以再帮衬家里几年。”
黄氏的眼神逐渐冷了起来,不再笑眯眯。
心说,“这婆娘莫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咋就听不懂人话呢。”
赵秦氏说着说着,也意识到了黄氏的不喜,刚想解释一下,黄氏开口了。
“嫂子,我刚才说了,老二家的两个小子不说亲,
不为别的,你说待到我家娃子们考上了功名,是不是得娶个识文断字的媳妇。
人家都说红袖添香,这男人女人在一起得有话说。
我孙子来上一句诗,整个不识字的婆娘问一句那是啥意思,你说能唠到一起去不?
嫂子可明白我的意思。
所以呀,我老婆子没福分跟嫂子做亲家,咱们还是做妯娌,就挺好,嫂子你说是不?”
赵秦氏能说不是吗,她要是敢说不是,那就真真的有点二皮脸了,人家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
叹了口气,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回家去了。
回家的路上还在琢磨,给侄孙女许配个什么人家呢。
侄孙女确实是能干,可侄子要的彩礼也太多了些。
长得又不是多标致,再说了庄户人家娶媳妇,只看能不能干活,漂亮的脸蛋不顶饱。
整个赵家村,不,现在是英勇村,也找不到谁家能拿出这么多彩礼的人家呀。
侄子是个不成器的,在外面招猫逗狗的,不好好过日子,家里的活计都是婆娘跟闺女做。
大闺女已经被他卖了一个老鳏夫,就因为人家给的彩礼多。
如今又打上了这二闺女的主意,太不是东西了。
头疼。太头疼了。
赵秦氏人才走到自家大门口,侄子就奔了出来。
“大姑,咋样,说好了吗?彩礼给多少?”
秦山河急切地问道。
赵秦氏看着侄子,很是一言难尽,叹了一口气,径自走进了堂屋。
“山河呀,听姑的劝,回家好好地伺候家里那几亩地,你媳妇也能干,日子怎么地都能过下去,
你家的日子不会差的,以后缓过劲了,慢慢地给二丫头找个好人家,闺女嫁得好,也是能孝顺的。
远的不说,就是这逢年过节的孝敬就是不少。
一拿就是几十年,可比你这一次性要那么些的彩礼把人吓跑强。
再说了,庄户人家,谁家拿得出那么多银钱?”
秦山河琢磨了一下,眼珠子一转悠,
"
表姑说得对,刚表姑出去之前不是说,你那堂弟家里日子过得不错嘛,怎么连2o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吗?”
赵秦氏就感觉自己心累,脑子没过地就把实话说了,
“他家的孩子最近三年不娶媳妇,说是要送去上私塾。”
赵山河一听,情绪有点没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