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率着秦军进入晋境,兵锋直指晋国重镇令狐。
守护令狐的是晋国大夫邓惛,见秦军来攻,据城坚守。
但由于秦军不但军力远胜于晋军,而且晋军士气相当低下,秦军一个冲锋便扫清了令狐外围的晋军。
然后,本着报杀父大仇之心的邳豹率先登上城头,令狐城遂破,邓惛被斩杀。
秦军继续推进,兵锋直指桑泉、臼衰等邑,在强大的秦军面前,两邑守卫根本无力抵抗,干脆直接投降。
这是公元前636年2月初的事。
晋怀公这才得知重耳在秦国大兵护送下正向晋国推进,大惊失色,立即命吕省、郤芮率军抵抗。
晋军在庐柳集结,按吕省、郤芮的意思,准备在庐柳与秦军决一死战。
但能决一死战么?
令吕省、郤芮伤心的是,晋军刚集结起来,便天天有开小差的。尤其是许多中下级军官,居然带着自己的部队直接投奔敌军而去!
眼看着晋军兵力越来越弱,还能与重耳亲率的秦军交战么?
既然不能决战,那便先撤退吧。
吕省下令,晋军撤退至郇地,重新组织防线。
结果,一个撤退令下来,晋军又逃走不少。
可以说,此时的晋军完全没有了士气!
反而晋军将士听说重耳要回国夺位,大家貌似都在盼望着晋国马上改朝换代。
据说,许多将士经常收到家信,做父亲的告诉自己的儿子,做妻子的告诉自己的丈夫:
公子重耳才是真正的晋国之主,早在十几年前他便应该是了。现在上天又眷顾了他,让他回到晋国。别逆了天意,这仗不能打,快回来吧。
吕省、郤芮绝望了。
晋军的情况完全被重耳时刻掌握着,看起来是不需要打仗了。
能不打当然不能打,因为对面的晋军说到底是今后自己的部队。
重耳与秦军主将公子絷商议了一下,决定采取劝降之策。
劝降,是以秦国国君秦穆公的名义进行的。因为不管如何,是秦军正在进攻晋国。
公子絷派人送信给吕省和郤芮,大意是这样的:
“寡人对于晋侯,可谓至诚!但谁会想到,如今的晋侯,以及贵国先君惠公,这父子两人,一直以来对寡人一次次的背信弃义,一次次的恩将仇报,是可忍孰不可忍!
公子圉只要当着这个晋侯,那寡国与贵国便将永无宁日!
寡人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帮助公子重耳回国。
公子重耳,贤名播于诸侯,且身边贤士众多,周游列国多年。如今上天眷顾公子重耳,寡人又怎么敢违逆上天之意呢?
现在,寡人倾全国之兵,屯于黄河边,分派一支部队由公子絷率领护送公子重耳回国。
寡国无意与贵国交战,只求让公子重耳顺利到达绛城登上君位。
如今的贵国,人心早已思变,人人都在盼望着公子重耳回国继位,连你们的军队,也毫无士气,哪能与寡国相抗?
两位都是识时务者,应该很清楚眼下的局势。如果能够举兵而降,不作无谓牺牲,更保全士兵性命,其功莫大焉。
如若不然,大军到时,生灵涂炭,两位之罪可就是灭族之大罪。
所以寡人替两位考虑了一下,对你们的这位未来国君,何不从举兵来抗变举兵相迎呢?
迎立国君,那可是大功。有此大功,两位以后的前程还用担心吗?”
郤芮、吕省两人本就是聪明人,早知此时的形势就是重耳盛名之下,晋国人心均向,再负隅顽抗,那自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但是,全天下都知道,自己是先君惠公的人,正是自己为晋惠公出谋划策,才导致邳郑、里克以及七舆大夫等人死于非命!
虽然自己等人反对国君派人刺杀当时还在翟国的重耳,但毕竟逃脱不了干系!
此时,若贸然投降重耳,万一重耳发难,分分钟可以要了自己等人的命。
不降,肯定是死路一条。降了,可能是死路一条。
两人商议良久,最终决定有条件投降。
吕省、郤芮提出的条件就是保全身家、各不相害,也就是说只要放过他俩,他俩便投降。
秦国主帅公子絷见两人回信后大喜,与重耳商议了一番,亲自与狐偃一道前往晋营,与郤芮、吕省会面。
会面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