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五代十国那些人268 > 第45章 弑君(第1页)

第45章 弑君(第1页)

昭宗到了洛阳,他很明白自己的处境,从今往后要是不出意外,他就被朱温控制了,朱温让他干啥,他就必须干啥,哪怕是让出皇位。但是他不甘心,我们从上面也知道,唐昭宗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有豪气,有志气的皇帝,但是他所接收的摊子实在是太烂了,而且好几次所托非人,这才最终造成了他的悲剧。但是他本人还是很有雄心的,很坚决果断。他准备实施一个计划,那就是诛杀朱温,他认为,只要是朱温一死,中原无主,他就能够顺势脱身,甚至扩展势力,重振大唐。他的策略和后来清朝康熙帝擒杀鳌拜有几分相似,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康熙帝年幼登基,朝廷大权全部在顾命大臣鳌拜的手中。而康熙如果想要掌权,那么必须杀掉鳌拜。但是鳌拜有军权,而且本人也是武将出身,很勇猛,等闲不是对手,如果调集禁军护卫诛杀鳌拜的话,恐怕刚刚下了命令,鳌拜就能知道。当时为了除掉鳌拜,康熙就挑选了几十个少年练习摔跤,而鳌拜看康熙迷恋上了摔跤,心里也很高兴,毕竟这样一来康熙就更加顾不上朝政了,他就能更方便的专权。所以他根本没在意,而且还积极的支持。等到康熙觉得他这些小伙伴训练得差不多了,就把鳌拜招了来,说是有大事商量一下,鳌拜也不在意,丝毫没有防备就来见康熙了。康熙见鳌拜进来,一声令下钻出来了几十个年轻人,抱腿的抱腿,搂腰的搂腰,拽辫子的拽鞭子。瞬间将鳌拜制服,随后,康熙宣布鳌拜的罪状,顺利夺回了大权。而现在唐昭宗的主意基本上是和康熙的计划是差不多的,也是准备在召见朱温的时候,让人把朱温顺势拿下,然后夺回大权。这一天,唐昭宗招来了朱温,前面就是客套一些,谈了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但是突然,唐昭宗把自己的鞋带解开,对朱温喊道:“全忠为我系鞋。”

此时朱温虽然已经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毕竟唐昭宗还是天子,也还没有公然造反篡唐,所以唐昭宗的命令他还是要听的。但是这句话喊得很突兀,这让朱温警惕了,但是他却不能不上前去帮昭宗系鞋。他慢慢的靠近唐昭宗,眼睛用余光观察者周围,一有异动他就能立刻反应过来。而再看看唐昭宗,也是一脸的紧张,他一直盯着不断走向他的朱温,等到朱温到了他跟前,他才把脚伸出去。朱温慢慢的蹲下,但是眼睛还是用余光观察者四周的动静。昭宗见朱温蹲下了,不停的用眼神示意周边站着的侍从,那些侍从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和犹豫,他们似乎是想动但是看着朱温却又不敢动。而就在这时,朱温系好了鞋带,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昭宗看着越走越远的朱温,只能叹口气。本来按照昭宗的计划,趁着让朱温系鞋的空当让他周围的侍从一拥而上,然后把朱温制服,但是很遗憾,昭宗高估了他身边这些十几岁小侍从的胆量,关键时刻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往上冲,昭宗只能叹一句奈何。但是这件事还没完,朱温除了宫殿,才发现自己背后竟然全部湿透了。可见他刚刚也是吓得不轻。而昭宗和他身边的小侍从让朱温感觉到了威胁,朱温准备动手了。宦官杀光了,但是皇帝的身边还是需要人来伺候的,于是就有了这二百多名小侍从,原本以为这些人年纪小,没什么威胁,但是现在看来,对于朱温来说,也算是一种威胁了。朱温既然准备动手,肯定是要提前准备的。朱温先让人找了二百来个和昭宗身边的那些侍从年纪大小差不多的少年,然后找机会把宫中的那些少年全部集中起来,杀掉了。把他预先准备好的那些少年送到宫里去,这样一来。昭宗身边服侍的侍从,也全部变成了朱温的人,至此昭宗彻底落入了朱温的手中,再也没有一丝的自由。彻底控制了皇帝之后,朱温的野心在膨胀,他想要更高的位置,而此时他已经是梁王了,爵位已经到了顶峰,再进一步那就只能称帝了。他称帝的念头在他心中也越来越热切。虽然现在不是称帝的时机,但是朱温认为,将来称帝那是必然,所以这件事也要提前张罗,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皇室继承人好好的盯着,不能出现人才。但是偏偏就出现了一个人才,那就是德王李裕。这个人曾经被刘季述囚禁昭宗的时候,立为皇帝,是昭宗的长子。慢慢长大之后,让朱温感觉到了威胁,于是就上表给昭宗,说德王李裕曾经和刘季述一起阴谋作乱,应该杀掉。可是昭宗非常喜欢德王李裕,准备把它当做接班人好好培养,怎么舍得杀死他呢。这件事就这么拖着。

后来昭宗无意间和蒋玄晖(朱温手下派来负责皇宫保卫工作)说道:“你说为什么全忠要杀死我的大儿子呢!”

这件事自然传到了朱温的耳朵里,他觉得昭宗不听话,恐怕难以控制,而且此时李茂贞和杨崇本准备勤王。这让朱温觉得昭宗在洛阳,并不安全。万一搞个什么政变之类的,他人在关中,恐怕来不及补救,想了半天,最终决定还是把昭宗干掉算了,然后扶持一个新的小皇帝,这样一来还比较容易控制。方针是定好了,那就是杀掉昭宗,但是让谁去杀,这又是一个问题,但是当时朱温还要关心关中的事情,就让在洛阳的蒋玄晖、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去办这件事。最终这三个人因为朱友恭、氏叔琮。不忍心下手,在关键时刻有点动摇。所以最终定下来的主意就是让蒋玄晖出手。这天夜里,蒋玄晖选了百十名禁军,让一个叫史太的领头准备进宫了。先是说有重大情况要和昭宗报告,骗开了宫门,随后史太带着手下的弟兄,冲到了昭宗休息的地方。但是半路上被几个妃子拦了下来,看着他们各个带着兵器,知道要对昭宗不利,急忙大喊,但是声音还没落下,就被砍死了。听到响声的昭宗,一下子惊醒了,但是此时史太等人已经到了跟前,昭宗急忙围着宫殿内的石柱逃命,但是周围已经被人围住了,能逃到哪里去?结果被史太一把抓住。昭宗知道大祸临头,急忙求饶,死命哭喊哀嚎,但是声音还没落下,扑哧一刀,就被史太结果了性命。胸有大志但壮志未酬的唐昭宗就此陨落。不过说实话,我个人觉得昭宗死的不算亏,这一切都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可以说唐昭宗的死,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根本原因,也就是这件事的内因,那就是唐昭宗自己的性格。昭宗这个人比较有志气,而且还可以说意气英发,要是有个好摊子或者能够在用人这一方面多多审慎,或许也能算是一个明君。但是现在是唐末,大唐皇族的威仪已经不存在了而且天下已经被瓜分完毕。他不过是挂着一块皇族的牌子,根本没有一点实质性的权力。可以说朝廷全部被地方上藩镇所掌握,这样一来,谁愿意放弃自己已经占有的利益?恐怕没有一个藩镇愿意,但是要是皇帝真的发愤图强,皇室中兴了,他们的权力和一部分利益自然要被剥夺。所以也没有一个藩镇真的愿意看着朝廷皇室振兴起来。甚至可以说,一旦皇室有了振兴的苗头,那么这些藩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肯定是要想尽办法把中兴的萌芽扑灭在萌芽状态。而昭宗却没能看到这一点,还是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复兴大唐,甚至到了后面,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但是身上还是带着一股英气。还想着算计朱温,甚至振兴大唐。这让朱温感觉到了威胁。其实大家设想一下,只要是任何一个人,处在朱温的位置,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恐怕都会做出和朱温一样的决策。而第二点原因就是直接原因,也是外因。那就是李茂贞准备勤王,这一点让朱温很警惕,毕竟之前唐昭宗曾经对好几个藩镇发过密诏。朱温要亲临抗击李茂贞的前线,准备亲自前往关中,但是让昭宗一个人留在了洛阳,说实话,他不放心,但是关中又不能不去,而豪气犹存的昭宗,就是一枚定时炸弹,搞不好就爆发了。所以朱温为了永绝后患,保证自己在进攻凤翔的时候,后方稳定,只能杀了昭宗。但是不管怎么说,昭宗已经死了。就算是一个普通人死了,也要有个交代,更不用说是一国之君了。首先,朱温把皇宫的几个人拉了出来,说是他们杀害了昭宗,而他当时在前线,听说了这件事,还哭得死去活来的,声称要为昭宗报仇,好好教训那几个狗奴才。虽然朱温的演技很好,但是这件事只要是有心人,就能探查到一丝蛛丝马迹。而这件事知情人太多,需要封口。后来因为蒋玄晖说朱友恭和氏叔琮在诛杀昭宗的问题上不坚决,而李振也开始对朱温说:“现在对于天下要有个交代,而且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朱温一想的确是这么个事,干脆把朱友恭和氏叔琮也推了出去,就说他们宿卫不力,结果让皇帝死了,然后砍了脑袋。氏叔琮死之前曾经大喊:“卖我以塞天下人的诽谤,但只能欺人却不能欺鬼神,干出这种伤天害理之事,一定断子绝孙!”

但是不论死前怎么喊,还是被朱温当做替罪羔羊灭口了。朱温距离他心中的目标又进了一步。(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