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青说:“白天的打靶真他妈过瘾,你不知道,老范,当了一星期的肉条令,都快憋死我了。是呀,咱黄埔是型军校,可有人还是习惯旧军阀一套,要都这样,我还不如在家跟我爹学呢!”
范希亮笑笑:“别计较,区队长人不坏!”
“老范,多亏你,六班有你戳着,别的班同学都羡慕死了。”
立青对范希亮的感激和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范希亮自谦:“别这么说,黄埔的兵员素质好,一个个人精似的,给点亮,就光。”
立青想到一个问题:“老范,你说七个月,能学得完?”
范希亮说:“黄埔用的是成法,头一个月就让你放枪,熟练射击、瞄准、装退子弹、用刺刀,这在旧军队里不能想象。苏联顾问们把在十月革命时期武装工人的那一套搬咱黄埔来了。好处是,明天有事,拉出去就能打。”
立青:“你可是做过旅长的,这一套对你是不是特乏味?”
范希亮:“挺受启的。”
立青:“哦?”
范希亮:“古代战争,培养一名马上弓弩手,需要三年。”
立青:“为什么?”
范希亮:“那是力气活儿,又需要高度技巧,你得在飞奔的马上把箭射到一百五十米以外去,还得要有准确杀伤力。”
立青:“那倒是。”
范希亮:“可现在用的是步枪,标准化大量生产,使用也简单,男女老幼都能轻松掌握,参与战争的人员不再需要那么专业的要求。”
立青:“还真是这样。”
范希亮:“所以,战争到了今天,取胜之道就变得明了了,谁能争取到最广大的民众,谁就能取得最后胜利。”
立青一边听一边点头。
范希亮:“至于动员民众的能力,共产党实在是要优于国民党,这方面,共产党是大师,国民党是学生。”
立青:“这很重要吗?”
范希亮:“决定最后的胜负,你说重要不重要。所以才有两党合作,所以才有今天的黄埔。别管喜欢不喜欢,你都得向人家共产党学习。”
轮到上理论课了,大家坐得挺,等候教官进来。瞿恩教官夹讲义走进课堂。
“起立!”
一声口令,军官生们齐刷刷地起立立正。瞿恩回以军礼,轻声道,“坐下。”
又是齐刷刷的声响。
看着大家平静的面孔和期待的眼神,瞿恩说道,“今天,我要讲授的,是作战期间革命军对民众实行的宣传动员。”
立青目光灼灼地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