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距今17oo年前的夏国。
刚刚过去的持续百余年的‘武极’时代,武修界繁盛至极点。放眼整个夏文明,那都是一段战神频出,猛士如云,灵武修遍地,上乘功法人手一部的豪气冲天的年代。至今,都令所有武修为之向往。
然而,天地自然,久颓而复兴,久盛而转衰。
‘武极’时代过去,武修界没落,文学开始复兴,璀璨的夏文学,在第7朝,再次迎来绽放。
6琛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家,从小听村口的老人讲述他自己在‘武极’时代跟随某位战神征战四方的辉煌事迹。尽管老人那时候就是个小兵,可是这阻挡不了年纪还小的6琛对刚刚过去的那个年代的向往。一个想要站在顶点的梦,像一颗种子,埋在了6琛的心底。
6琛稍微大一点后,整日拿着一支木剑游荡在村里,梦想着像已经去世的老人那样,有路过的将军将他收走。当然,他可不想像老人那样,死了都没人埋。他要练就无上功法,成为灵武修,成为大将军
“琛儿,帮你爹下地干活去!”
6琛的母亲喊道。
“不去,我要入定,我要觉醒,我要成为战神,当大将军!”
6琛每次都这么回答。
不富裕的家庭无法容忍他的任性,决定把他送到附近山里的道观,让那里的道长好好开化他。同时,也是以此来减轻家里的负担。二老留下了年纪尚小,却已经开始会干活的弟弟。
7岁那年,6琛进了青云观,拜这里唯一的青云道长为师。
青云道长十分严格,睡觉,吃饭,打坐,耕种必须按时按点,怠惰散漫就要挨打。但6琛不怕苦,也不怕累。因为他问过师父,是不是这样能觉醒,能成为武修,能成为战神?
师父说:“是!”
6琛的苦练让他很快觉醒,他往往一入定就是几天,传自青云道长的功法也是十分精妙。晨吸山露,晚踏秋霜,日日不曾懈怠。
这一练,就是十年。
十七岁的6琛,境界突飞猛进,已经突破到‘问道’境界。
“6琛,你可以下山历练去了。”
青云道长送出徒弟,关上了道观的门,又成了一个人。
6琛腰里别着那支木剑,开始在世间历练,只不过两三年,已经天下有其人。
可是,夏国第7朝,抑武崇文。这也使得三军羸弱,民间盗匪横行。
不管6琛在民间的名号多么响亮,朝廷始终不录用。
6琛也慢慢放下执念,游览世间,探索灵域,行侠仗义,乐得自在。
一日,路过一个村庄,现一个女子正在与一群盗匪激战,6琛赶紧上去帮忙。
女子端庄秀丽,英气勃。两人在联合抗敌的过程中,互相欣赏,仿佛心头的一根弦被拨动了一下。
“小道6琛,敢问姑娘芳名?”
6琛收起木剑,整理衣冠,作揖问道。
女子收剑还鞘,将一缕散乱的丝拢到耳朵后边,回答说:“没什么芳名,华玲,感谢6道长出手相助。”
此后,二人在这一方地区频频相见。互相支援,互相切磋,互相交流。此时,6琛才知道,华玲不光剑技高,还精通诗词歌赋,熟悉音律。
6琛也在华玲的指导下,慢慢学会了长笛。二人合作,写下一‘观山太音’。时常在一起琴笛和鸣。两人笑傲江湖,快活自在。一晃又是几年的时光。
一次,在两人组队进入未知妖域后,华玲的剑崩做两截。
两人决定寻找已经隐世多年的铸剑大师,旌阳子,重铸一对兵器。经过数月的巡查探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旌阳子。但是对方已经封炉多年,拒绝给二人打造兵器。
二人也不着急,就在旌阳子门前结庐而居,每日抚琴吹笛,合奏‘观山太音’,或拿着树枝练剑。偶尔出去捞点钱财,回来继续软磨硬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