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胜负未分 > 第17章 又见疲楚1(第1页)

第17章 又见疲楚1(第1页)

公元前51o年,流落在外的鲁昭公最终没能回到鲁国,病死在乾侯。史书记载:“公薨于乾候”

,意思是出亡于外地,即客死他乡。周公的后裔,奏天子之乐的国度,国君竟沦落到有国不得归的境地,真是令人无限唏嘘。

七年前,鲁昭公负气出走。离开鲁国后,归心始终不绝。为他奔走的,除了不幸遇难的宋国国君,两个大国——齐、晋都有为其斡旋,无奈总是未能如愿。

就拿前一年来说。

晋顷公不幸去世,晋定公继位。新君上任,想到姬姓兄弟仍在外受苦,迟迟不得返国,晋定公心急如焚,立马下令派兵护送鲁昭公归国。

这时,诡计多端的士鞅又站出来,向晋定公提议,要先礼后兵。先召见季孙意如,如果他不来,再出兵征讨不迟。

士鞅是中军佐,士氏家族在朝人马众多,说得上话的除了士鞅还有一干大夫司马。晋定公年轻识浅,自然要听取老臣谏言,于是采纳了士鞅的建议。

晋定公命人向季孙意如传话,请他立马赶赴晋国。与此同时,士鞅也派亲信去往鲁国,告知季孙意如,晋定公派人前去的目的意图。士鞅还请季孙意如不要担忧,只要有他在,一定保他无事。

有了士鞅的担保,季孙意如毫无心理负担的来到晋国。当然,季孙意如没有空手前来,士鞅的承诺是有代价的。他的喜好诸侯各政要皆知,季孙意如岂会不了解。对于执掌鲁国大权的季孙大人而言,能用金钱摆平的事情就不是个事儿。

季孙意如到后,与公室关系日益亲密的智跞被晋定公任命为国君特使,与其会面。

一见面,智跞便传达了晋定公的意思,指责季孙意如把国君赶走是不义之举,应该受到周朝律法处罚。

季孙意如精心设计了自己的出场服装——头戴练冠、身穿麻衣、光着脚,一见智跞,朝他伏拜而下。

季孙意如的这身行头,可不是一般场合能穿的。史书上有“练冠盖如丧服斩衰(音“催”

),既练之后布冠也。”

——意思是,练冠一般用在“斩衰”

,用缯布或粗布制作帽子。

这里就引出了另外一个概念——斩衰。众所周知,周朝建立后,周公旦主持制订了一系列的礼乐制度,内容涉及饮食、起居、祭祀、丧葬、朝会、聘问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套制度成形后,通过不断完善,成为指导周朝各阶层的生活规范。

儒家提倡厚葬久丧,追念祖先,以示孝道。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尊卑上下,从出行仪仗到丧葬嫁娶都有严格的规范,界限分明,不能逾越。因此,亲人去世,依据与其关系的亲疏远近穿戴不同的丧服以及采用长短不一的服丧期限。

从亲到疏,分别称为斩衰、齐衰(音“资催”

)、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服。

斩衰是“五服”

中最重的丧服。

对应的关系是: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

对应的要求是:丧服要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做,断处外露不收边,丧服上衣叫“衰”

,因称“斩衰”

。如此原生态不加修剪,用以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

对应的期限是:通常是三年(后来渐渐改为二十五个月,正好跨越三年。)。

练冠解释完了,还有麻衣。顾名思义,麻衣即麻质衣服。通常是父母丧后两周年,孝子要服素缟麻衣。

至于光脚,依礼制,通常是得知亲人去世第一时间就会如此。

综合来看,季孙意如的这身打扮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国无君,他忧虑甚深,如丧父母。

另一方面,透过这身丧服,政客的狡猾深沉表露无遗——

尽管国君是我赶走的,可我也是迫不得已,并非有心为之。虽然与事实相去甚远,毕竟大国大卿在眼前,该做的戏还得做,而且还要做全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

仪式感出来后,季孙意如的话更显情真意切——

“事奉国君,下臣求之不得,岂敢逃避刑罚的处置?君王如果认为下臣有罪,就请把下臣囚禁在费地(季孙氏在鲁国的封邑),以待君王查问。如得君王怜悯,不断绝季氏的后代,仅赐下臣一死,下臣甘愿受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