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里的闹腾拐着弯儿劝说,正在心里惴惴不安的老管家领悟到他的话中之意,直接欢喜的落泪。他答应了一声后就朝还跪在老爷书房前的大公子那跑,想要亲口告诉大公子这个好消息。
在老管家的心里,他对于被不良主家欺压的其他奴仆的闹腾很是同情,对自家老爷也是真的忠心耿耿。只要天下太平,一家和乐,其他的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张员外看着他老迈的背影,却是深深的叹气。
他们都老了,想当年他们一起挤在龙虎榜前看榜的时候,腿脚是多么的利索。
张员外想着自己在大殿之上被崇祯皇帝点为探花时候的豪情壮志,感觉自己是真的老了。
他作为前朝遗民,不管前朝如何都应该坚持一臣不侍二主,但他却没有理由拦着前途还没开始的儿孙们跟着他守在家乡。既然儿子有能力有品性,还有机会去跟着明君学习算法造福一方,他--应该高兴才是。
不管怎么说服安慰自己的张员外眼睛红红,浑浊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顺着满是沟壑的面颊流了下来。
张员外的所思所想估计是一大部分汉家文人的考虑,不管是为了读书致用,光耀门楣,高官厚禄;还是不能继续让不好的汉家官员为祸苍生,不能让工商起来打压士族&he11ip;&he11ip;他们都没有继续退缩、躲避的可能。
作者有话要说: 两天了,风雨交加,终于停了一会儿但还没有太阳。有太阳的时候天天被催着出门散步走走,嫌弃太阳太大。现在没有太阳了又开始想念太阳,想要晒太阳。哈哈哈哈哈哈
住在出门困难,到处大水的城市,注意在家里准备好食物和水,还有充电宝之类的。
第33章
他们--必须站出来--即使家里的小女孩不能裹脚,即使他们还念着前朝。
江南大清进关后的第七个年尾,一部分怀抱着出人头地、一展才华、救世济民&he11ip;&he11ip;的汉家读书人被动或者主动的行动起来。
终于得偿所愿,女儿的脚也有救的张大公子和其他要赴考的读书人一样,每天抱着书本儿废寝忘食。江南王时敏先生的子侄、徒弟,顾炎武先生的侄子、徐家外甥们,安徽宁国府的梅家族人、徒弟亲友&he11ip;&he11ip;默默地备考。
大清国明年的春闱、后面的秋闱有望稍稍热闹起来
收到消息的小顺治很开心。
感觉到这个变化,自觉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大清国人也很开心。开心的他们捧着《大清快乐报》那个乐呵幺。啊哟,昨儿下午小别乞拉着皇上去西山跑马打猎了幺。啊哟,昨儿下午小别乞拽着皇上去欣赏太液晴波,还钓了鱼了幺。
开心的日子当然是过得飞快幺,在国事上基本顺利的皇上每天面对热情大胆的小别乞还是继续烦恼着却又无可奈何幺。
各民族保守的长辈们面对这个情况不得不接受了现实,他们一边和豫亲王、心学家们打嘴仗,一边学会了从容应对家里跃跃欲试的姑娘们,&1dquo;要学着别乞追求少年郎?武功练好了吗?学问做完了吗?少年郎有皇上的相貌、学问、品行、性情&he11ip;&he11ip;吗?”
一个个被问的哑口无言的小姑娘尤其是立志和别乞学习的满蒙姑娘们努力练功奋上进;无辜被比较的少年郎们&he11ip;&he11ip;目瞪口呆,一个个以读书为要务的小书生们听着满蒙姑娘早起练功的声音觉得可怕,看到家里的小女孩要求练武不裹脚更是害怕。
再害怕也没用幺,胳膊拧不过大腿儿幺。必须面对&1dquo;姜还是老的辣”这个事实的少男少女们自觉相貌上是没办法了,只有埋头奋进。
长辈们摸着胡子得意地笑,突然都觉得皇上和别乞闹闹也好。做了&1dquo;皇帝”莫名其妙的又成了那位&1dquo;别人家的孩子”的小顺治没有了上辈子被讨厌,被围堵要说法的郁闷,也没有小伙伴被逼着上进不开心的纠结,小开心。看到国子监里头委屈巴巴的努力奋进的少年郎们,同样觉得好。
西北风的呼啸声中,国人开开心心地迎接腊月节,春节,冬天的各个节日的到来,特别是开九天之始的冬至。
冬至不光是汉人重视的节日,还是满人入关前最为重视的节日。
北方的百姓忙着杀猪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南方百姓在这一天则是操办着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当然,祭祀、祭祖、扫墓等习事宜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小顺治而言。
接连忙了几个大节日还要处理政务过春节也没有机会封的他,对于自己大婚的事儿也就没有时间思考。
恰好能征善战还熟读了各家兵法的嘎尔迪别乞从来不缺乏耐心,对于世人的议论和眼光也从来不在乎。每天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儿的她,对于皇上的不断妥协和接受非常开心。
全大清国的人快乐着,闹腾着,热热闹闹的顺治七年的春节过去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去了,一转眼二月二的百花节也过去了。二月初五这天,绾陌姑娘陪着张家大公子一家四口紧赶慢赶的进了京城。
张家大公子卡着最后一天去算法考核处报了名。绾陌姑娘迫不及待地拉着大师姐去见小顺治。
三个人相谈甚欢。无为山人有感于女子看病不易,女医者难找的情况,对于皇上想要正式开办女医科的事儿非常赞同,她不光是大方地加入进来,还想要在京城开一家医馆,开馆收徒并且治病救人,小顺治让她做旗人学馆的老师隔个两天上一次课她也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