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金光更加难过,看到沁雪在顾家过得一般,背过沁雪和顾炎林商量要接沁雪回去的事,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顾炎林道:“我们姑娘不说安宁侯府曾近是她的家,就说姑娘外祖也是辽东总兵,几个舅舅分别都是驻守辽东的将军,安宁侯府以为邓家远水救不了近火,才做出这样龌龊的事,顾公子前程似锦,断不会这样助纣为孽才是!”
顾炎林则这样回答包金光:“不知者不为罪,为沁雪设身处地着想,侯府的人能做出这种事,有意败坏她的名节,让侯爷和世子认为是私奔,既是私奔,包爷想象一下,那人怎么会只露一手,而没有后招,要不然,沁雪身边的人她为何还紧追不放?包爷,要是让你家姑娘处处好,就得姑娘留在顾家,她是我妻子,固然开头不好,焉能得知后来就不能好!还有你想的未必是姑娘要的,何不亲自问问你家姑娘的打算!”
和离二字玄而又玄地在两人嘴里滚蛋蛋,偏绕着谁也不先说出来。这就是关乎到沁雪的真实想法。
包金光眉眼微皱,顾炎林不卑不亢,而且,慷慨的收下了包金光送来的年货,包金光这才知道,眼前这位顾公子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却有过人之处。临走委婉的提醒沁雪,沁雪道:顾炎林取的是大丫鬟,她不是。包金光顿悟。
正月初三,沈鹤带着南星和官桂来顾家。
许氏照旧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用包金光送的银霜碳架了一个火锅子,沈鹤坐在沁雪和顾炎林旁边,许氏见沈鹤坐在沁雪边,一身酱紫长袍,银丝滚边还带着白狐狸毛,将一张带着孩子气的脸映衬的格外贵气。许氏就望着顾炎林发愁,这媳妇娘家的人来,虽年龄不大,却是什么世子,那就是未来的侯爷,和未来的侯爷坐在一起,本来是很荣耀的,现在,许氏可不这么想,她就怕这世子翻脸,拿他们尤其是顾炎林治罪。
沈鹤看在顾炎林这些日子对待沁雪还行的面子上,忽视许氏的战战兢兢,话不多,饭后,就离开了。至于玉簪的事关系到包家玉楼和外祖的关系,沁雪没有当面说出谢他的话。顾炎林送沈鹤出门,沈鹤骑马转身时对顾炎林道:“别和我姐黏糊,她是云,你是泥,凤凰落在臭水沟里也是凤凰,都是暂时的。就算她和你好,你也不能答应!别怪我说话不好听,我姐不是你能肖想地。”
顾炎林眉尖上扬,看着沈鹤骑马离开,仰头望天,云卷云舒,缓缓飘移,就算是泥,也有成为云彩的时候吧!
至于沁雪仿佛忘记了嫁妆的事,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刚过,顾炎林出外的时间越来越多,顾晓云缠着沁雪教她打各种络子,顾家因为沁雪的缘故,日子稍稍有所好转,但也仅限于此,院子里的桃花刚刚有花苞的时候,玉簪传过来一个消息。
第23章沁雪又遇烂桃花
第二十三章
说沈若雪在荣安伯府将世子杨家成的通房打死了。
荣安伯府,吕夫人看着站在自己面前,一脸哀怨的沈若雪,再想想仅仅就见过一面的沈沁雪,吕夫人烦躁的心情不是一丁点的不好,沈沁雪是自己在人家娘胎里就求取的儿媳妇,邓莹华当时还犹豫,是自己百般讨好,才答应的,可没想到邓莹华会死,自己想要为儿子以后的打算落了空,这才十几年没有动去看那孩子的念头,谁知道,一进安宁侯府,那孩子就遇到那样的事。要不是前一阵伯爷和她说起在辽东驻守的邓家,这才想到,儿子都十八岁了,眼看着亲事就摆在眼前,儿子撺掇着自己到安宁侯府,她做娘的怎么会不知道儿子心里想的,儿子跟着自己去安宁侯府,没见着人,眼里的失望她看的明白。
还好,没让他见到沈沁雪,王玫提出姐妹易嫁那会,她是权衡过沁雪的价值,的确比不上眼前这一个,再说,口头约定也会被说成是玩笑,别人又不知道,大家子里,没有说一定的亲事,通常都是你知我知,两府的事,再没有别人嚼舌的余地,除非是换了八字,下了小定……
临了,嫁进伯府这才多长时间,就闹得儿子屋里乌烟瘴气。自己到底是给儿子办了件好事还是坏事,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若雪,梧桐打小我就放在家成屋里,我不说,可这阖府谁不知道她是家成的人。”
沈若雪哽咽的声音一滞,道:“梧桐就仗着是娘给夫君的人,才不把儿媳放在眼里,我待她比自己姐姐都好,可她背着我爬夫君的床,当我是死人。临了,还来我屋里挑衅,我怎么咽的下这口气。”
吕夫人摇头道:“你是家成明媒正娶的正房奶奶,我荣安伯府世子夫人,一个通房你也太看得起她了,家成这么多年都没要过,怎么你来了,梧桐倒要爬家成的床。你仔细想想,你要是把心放在家成身上,多顾着些他,他的心在你这儿,怎么会去要梧桐。”
沈若雪气的心口疼,道:“是!是媳妇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