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崇礼回的恭敬,他带着微笑看着严太后,说道:“孩儿常听父亲说起姑母,父亲道当年家中母亲早逝,若非姑母,父亲连书恐怕都要读不上了。父亲年纪大了,最近总说起幼年事,时时提起姑母。每每说起时,便以袖拭泪。崇礼不孝,自感不能为父分忧,十分自责。”
严崇礼的话也唤起了严太后的情绪,严家是世家,但她与哥哥的生母早逝,父亲便抬了姨娘扶了正位。那时候他们的日子很难过,后母不许严雪淮读书,于是严太后便自请入宫,后来又因祸得福,让她的儿子当上皇帝,这才稳住了严雪淮在严家的地位。在皇帝萧炜登基之初,严家出财出力,保驾护航,让萧炜的帝位稳当下来。
所以当听到侄儿说起当初时,严太后也不免老泪纵横。于是严崇礼夫妻与严蓁又好一阵劝,才让严太后止住了哭。严太后擦着泪,伸手招来卫氏,道:“你先随哀家去西暖说说话。崇礼好不容易见到妹妹,想来有许多的话要说。”
这话正中卫氏下怀,她急忙应了,又上前扶住了严太后,两人一起往一旁的西暖走去,把这方难得的安静留给了兄妹二人。
“妹妹可还好?”
严崇礼虽然年轻,却也不是个急躁的性子,他先问了严蓁的近况。严蓁心如明镜,但到底是嫡亲的兄妹,又哪有什么仇怨,因此也低声的一一都答了。知道严蓁一切都好,严崇礼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只是很快,他话题一转,就进了正题。
“我听说前几月姑母做主,把六殿下抱到了你的名下?”
“不错。”
严崇礼沉吟片刻,这才道:“我听陈翰林说此子老实上进,读书颇有些灵光。虽然年纪略大,也不失为一个好苗子。”
严蓁想起萧鸾在她面前耍的那些小聪明,便笑了笑,没有反驳,只答道:“他生母并不受恩宠,抱在我名下,也只是姑母的意思。”
“世事难料。”
严崇礼却隐晦的答道,“若六殿下是个不错的苗子,明年选伴读,我与父亲便挑几个族中子弟来,日后待到殿下成年,我严氏还有几个未曾婚配的女子……”
严蓁却冷下了脸,说道:“树大招风,兄长与父亲还不明白吗?六郎如今都已经六岁了,这也不是二十六年前。”
二十多年前,萧炜年幼被送上帝位时才三岁,懵懂无知,因此才让严氏一族钻了漏洞,而今他们还想要故技重施,只恐怕会触及萧炜的逆鳞,哪怕萧鸾并不是萧炜期望的下任之君,萧炜也不会放任严氏一族这般作为。
严崇礼却摇答道:“若不是你不争气,我们又何必另找他人?好歹六殿下是抱在你的名下,日后怕不是又会出一个……”
严蓁顿时站起身来,道:“慎言!”
严崇礼脸上浮过一丝尴尬,急忙闭嘴。他顿了顿,这才道:“若你不愿,这倒也无妨。父亲打算送同音入宫,若同音能争气些……”
严蓁将桌面一拍,气得浑身颤抖:“荒唐!!”
她怒道,“你当真以为我是……我是……”
她实在是说不出口,只是气得脸色通红,手掌撑住自己的身体。
严崇礼见严蓁气得浑身颤抖的模样,也有些急了,急忙过来扶住妹妹,说道:“莫要生气,莫要生气。若你实在不愿,这事也便过了。”
兄长话里的敷衍之意让严蓁心痛难忍,她一把抓住兄长的手,沉声道:“为了严家好,阿兄与父亲实在不应在这趟浑水里沾染太久。姑母已贵为太后,你以为圣上还会愿意再出一个严家的太后吗?”
妹妹的话情真意切,但严崇礼心里却不以为然的,前朝时,刘氏一族世代为皇后,照样恩宠无双。这是朝堂和后宫之间的斗争,端看是谁强谁弱而已。皇帝都不愿自己受人钳制,但当初严家坚定地站在幼帝身旁,又出了多少人力物力,为的不就是有一天能让皇上有所回报吗?
虽然严崇礼心中这般想着,却只道:“我知你心疼妹妹,你也不必忧心。为兄自然希望同音好的,最近我们已给她相看了人家,你也应该听你嫂嫂说了。”
严蓁看着自己的兄长的模样,她幼时与兄长一起读书长大,自然是知道对方的神色以及小习惯的。她苦笑一声,思虑片刻,又忍不住劝道:“如今我严家能有这样的声势,也全耐了姑母。可你需得知道,如今既然姑母将六郎抱在我名下,必然就是有了决断。父亲与兄长万万不可做出自毁长城之举。”
严崇礼连声称是,严蓁暗叹一声,也就不再多说话了。她收回手,坐回座位,又稳定了一会儿心神,这才说道:“既然家常已叙,兄长还是早些离宫吧,免得引来他人非议。”
“这是自然。”
严崇礼脸上划过一丝不悦,却又忍耐下来,应了一声。
此后严家几人又凑一起说了会儿闲话,这便都散了。严蓁向严太后告了退,慢慢地走出了宫门。她抬头看着这被红墙绿瓦划分得破碎的天空,只觉得自己就被禁锢这片小天地之间,永远,永远没有离开的那一日。
这一日的经历让严蓁疲倦又心累,只觉得昏昏沉沉的,什么也不愿去想。一直到了景仁宫,她一下轿,就见萧鸾站在门口,正等着自己。她微微一愣,她自己不曾生育,就算抱养了萧鸾,也算不上尽心尽力,只能说是尽到责任而已。如今她见萧鸾站在那处,在看到严蓁后,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