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煦躬身听训,连称愧悔,母妃走后,他擦了把汗,心想“看来母妃尚不知实情,我得去向大哥分说清楚,否则日后兄弟如何相见。”
他才到门,便被内监以世子已安歇为由拦下,他放泼撒豪,放言道“兄长若不肯见我,今夜我便宿在这殿檐下。”
内监正左右为难,只听房内的高炽道“让他进来。”
高煦满面愧疚来到兄长榻前,以上拜之礼悔过自忏,道“大哥,我见你坠崖,误以为你再无生还的希望,只怕自己担不起罪责,一时糊涂才多方掩饰,遮瞒了真相。请大哥略迹原情,宽宥弟弟。”
高炽本性仁厚,见二弟主动认错,态度恳挚,便道“孰能无过呢,你都说了,略其迹而原其心,感其诚而哀其遇,大哥不会放在心上的。”
高煦喜出望外,又道“多谢大哥,还请大哥勿将此事告知他人,我怕母妃知道了又要生气难过。”
高炽点了头,叫他起身说话,他故作关切细问了兄长的伤情,又自请每日前来侍疾。
却说天澈跟随王妃到了香殿,见她焚香礼佛,默诵经文,便也随在她身后虔心敬拜。她起身回看时,天澈正跪立蒲团,也在合掌礼拜。她含笑道“难得你有这份敬畏之心,因怕耽误了课诵,才叫你多等了这一刻。”
天澈起身恭敬道“应该的,没想到王妃是这般虔心礼佛之人,必有万千福报,享之不尽。”
妙弋笑了笑,领他到殿中茶室叙话,他不敢安坐,拘谨地立在一旁。
盈月看他转眼变得有些楞头呆脑,有话却犹犹豫豫不肯直言,不禁问道“你不会是向王妃邀赏来的吧?”
天澈忙摆手否认,表情甚是无辜。妙弋示意盈月勿要调侃他,对他道“韩天澈,幸而有你,世子才能化险为夷,佛家讲因果轮回,你此举既是为己积福,也免除我尝受失子之痛。”
说罢朝他福了一礼,盈月见状,忙随她一道对天澈曲膝福礼,以示谢意。
他如何敢受,忙不迭跪倒还礼,道“王妃不可,当年若非你大义相救,我的命运,便是和韩家其余族人一样,早已被问斩。”
妙弋短暂的惊愕后,终于认出面前的韩天澈就是那个她曾不惜代价从锦衣卫和鬼面武士手中救回的洛儿,看着眼前已长大成人的男孩,眉眼清澈,依稀还有当年的影子,难怪初见他时会觉得似曾相识。意料之外的惊喜与久别重逢的欢悦令她百感交集,不觉湿了眼眶,而天澈亦是泪眼迷离,才唤出一声“姐姐”
,便已哽咽难言。
妙弋走近前,双手将他扶起,无限欣慰地道“洛儿,能再见到你实在太好了,你长大了,我竟没有认出你。”
他终于与妙弋相认,不由感慨万端,道“姐姐,谢谢你还记得我。为了见你,我倾尽所能成为世子的僚属,没想到因机缘巧合竟救下了世子,冥冥中自有天意吧。”
妙弋尚有许多疑问,迫切想要知道他这些年在南疆过得如何,他遂将离京后种种经历说与妙弋听。
那年,经燕王授意,天界寺的行脚僧掩护他逃离出京,一路穿州过府,在沿途多座庙宇中客居修行,就这么走走停停,历时三载有余,终于抵达云南府,自此留在法定寺,成为住持方丈的一名弟子。无数的平淡岁月里,他随方丈修习参禅打坐,看经念佛,也学得一身扎实的佛门内家武功。他驯鹰的本事,便是在那时,随他曾做过猎户的师兄偷偷习学的。
少年逐渐长成的同时,他的方丈师父也已是风烛残年,就在师父圆寂前,将他叫到身边,问他是否已做到万缘放下,一念不生?他沉思许久,告诉师父,“我心中已没有仇怨,唯独不能忘记一人。。。。。。”
天澈最终决定离开法定寺,他改扮成侠客装束,风尘仆仆到了北平府后才现,他连王府之外的大街都不得随意靠近,要见到燕王妃更是难上加难。他只好采取迂回之法,先设法结实了世子的武士,步步为营,总算得偿所愿。
妙弋感怀良多,出于对洛儿将来打算,提出要把他举荐到父亲旧部将领麾下建功立事,他竟断然回绝,百般思量后,才对妙弋道“我见世子含仁怀义,宽厚纯良,可兄友弟却不恭,实在令人悬心,我想暂时留在世子身边,保护他平安,也算回报姐姐的恩情于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