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究底,在这些闹事的儒生背后,一定还有一个暗地挑唆之人。
方孝儒都诛十族了,那还有什么为他报仇的人可言?
就算真的有,人家估计得十分惜命,哪里敢出来冒头角?
像这种规模的行动,挑唆之人必然也有一定威望。
而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朱棣重新推上风口浪尖,让朱棣垮台!
只有人心所向,才是天选之人。
如今天下为儒生言,口口声声讨伐朱棣,人心不稳则失天下。
这种情况,正是某些乱当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听到朱瞻基的分析,朱棣惶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这次的儒生行动是早有预谋!”
姚广孝也接话道:“太孙所言有理有据,将陛下谢俞众失之地,想让陛下下台,怕是只有前朝余孽了!”
朱棣上位时,虽然杀了不少。
但难保有些苟分的人表面装作臣服,自愿屈居于偏远之地,却在暗地搞那些小伎俩!
“好啊,那群迂腐的老顽固,朕宵衣旰食,兢兢业业一心,为国为民他们都瞎了吗?为何非要揪着一个废物不放!”
朱瞻基安抚道:“陛下先别激动,当务之急是得稳住汉王殿下。”
“虽然二叔平时做事冲动了些,但我想他还是有理智的,两百多人怎会说杀就杀?”
“当然,说不定二叔也能为我们找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言下之意,朱高煦是受人怂恿。
而那个怂恿之人,便有绝大可能是真幕后主使!
“那个莽夫,让他多读书,他就知道打打打!”
朱棣一掌砸在桌子上。
朱瞻基和姚广孝离开。
一路安静,朱瞻基有些不自在,率先笑道:“和尚,今日我表现不错吧?”
姚广孝点点头:“不错,你很聪明,甚至连和尚我都自愧不如。”
“那你怎么不夸我?”
“比起我的夸奖,点一下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得到更多。”
“不过有句话我还是得说,有时候人还是得学会藏匿锋芒,否则很容易受人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