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三国群英传大宋江山 > 第六十九回(第1页)

第六十九回(第1页)

第六十九回

驻长江宋兵示军威

炼仙丹失误得毒药

崔守徇回到扬州,李重进迫不及待问道:“见到李筠没有,他怎么说?”

崔守徇拿出伪造的密信,道:“李筠答应与太尉结盟,这是他的回信。”

李重进看了一遍,连声说好。崔守徇道:“李筠虽然答应与太尉结盟,共同讨伐大宋,但是他口气颇大,显得趾高气扬,咱们不得不防备一二。”

顿了一顿,又道:“下官有个见识,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重进道:“你说。”

崔守徇道:“这个时候,太尉要养精蓄锐,不宜先起兵。等到李筠与赵匡胤斗得两败俱伤,再出来收拾残局,天下还不是你的了吗?”

李重进闻得此言,心中怦然而动,来回踱步,神情极其亢奋。崔守徇决计再添一把火,道:“李筠并非皇亲国戚,为甚么要为周室复国?他野心勃勃,虽然口口声声说道要为世宗皇帝报仇,实则是想自立为王。”

李重进惊道:“此话当真?”

崔守徇道:“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字里行间,透着这个意思。”

李重进不知道他是赵匡胤派到身边的奸细,信任有加,言听计从,当下怒不可遏,咬牙道:“好个李筠,假装成忠臣,原来是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当真人不可貌相,还好我没有上当。”

顿了一顿,吩咐道:“按兵不动,静观时变。”

崔守徇应声说是。

李重进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李筠与赵匡胤打个一年半载,旷日持久,斗得筋疲力尽,两败俱伤,自己再出兵收拾残局。到那时天下姓甚么,还不是自己说了算。殊不知他想得虽好,然则事与愿违。李筠起兵不久就被赵匡胤打得蹈火自焚了,败得太快了,实是措手不及。他一面大骂李筠无能,一面遣使要与南唐结盟。但是李璟早已不复当年的英雄气概,又被中原打怕了。宋军不渡过长江,兵临城下,就已经烧香拜佛,谢天谢地了,那里还敢与李重进结盟?李重进虽想起兵,把赵匡胤从皇帝的宝座上拉下来,但是自知淮南军决计不是禁军对手。若要臣服,却又不甘心。进退两难之中,脾气变得更加暴躁,犹是疑神疑鬼,看谁都像敌人。他如疯似狂,部属们无不胆颤心惊,度日如年。扬州都监安友规忍无可忍,逃出扬州,日夜兼程赶回京师,向赵匡胤告状,揭李重进不法之举,道:“陛下,李重进一直暗中招兵买马,他表面上恭恭顺顺,实则久蓄不臣之心,请陛下早做防备。”

赵匡胤道:“他何止久蓄不臣之心,李筠起兵叛乱之前,他们就已经互相勾结了,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叛贼。”

顿了一顿,又道:“李重进近况如何?”

安友规道:“自李筠自焚之后,他就变得疑神疑鬼了,不是乱脾气就是持剑威胁众人,现在每个人都提心吊胆,不敢靠近他了。”

赵匡胤颔道:“朕知道了。”

转头看了赵普一眼。平定李筠叛乱之后,赵普已经升任枢密副使了。赵普道:“李重进依仗江淮之险,缮修孤堡,采取守势。他刻薄寡恩,赏罚不当,全凭一念之间。如今外绝救援,内乏粮草,已经不得人心了,陛下是想急取还是缓取?”

赵匡胤沉吟片刻,道:“他既然已经疯狂,那就让他自断羽翼,缓取岂不更好?”

赵普心中也是这般想法,道:“此人有勇无谋,一介匹夫而已,不足为虑。”

这天范质与赵匡胤在别殿单独议事,他坐在锦墩上,道:“陛下,本朝立国以来,还没有一部刑统,臣觉得本朝应该要有自己的刑统。臣在前朝主持编纂《显德刑律统类》,此统类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去芜存箐,可编纂《宋刑统》。”

王继恩接过奏疏,呈给赵匡胤。赵匡胤仔细阅览,忽然皱眉道:“朕年纪不大,怎么就老眼昏花,看不清楚字了?”

抬起头来,笑着对范质道:“范相,朕看不清楚这几个字,你来帮朕认认。”

范质走到案前,问道:“陛下,那些字看不清?”

心想自己的字工工整整,既不潦草也不是很小,赵匡胤怎么就看不清楚呢?三十四岁的年纪,正是春秋鼎盛、意气风之时,怎么会老眼昏花呢?

认完那几个字,转过身去,只见殿下空空荡荡,自己坐的锦墩竟然不翼而飞了。他瞥眼看见远处两个小太监神情诡异,似笑非笑,一怔之后,顿时恍然大悟。撤走锦墩,是有意为之。赵匡胤让自己走到案前认字,两个小太监事先受了指使,趁机撤走锦墩。在此之前,君臣坐而论政,尤其宰相礼遇更为优渥。渴了有茶喝,饿了有糕点吃。撤走锦墩,就成了君坐臣站的局面了。赵匡胤命人撤走锦墩,算是极其难堪之事,说是奇耻大辱,也不过分。但是他入仕多年,见惯了大风大浪,早已修炼的成了精,心中震惊不已,脸上却不露声色。赵匡胤即位以来,始终谨慎谦虚。有时为了顾全大局,甚至委曲求全。范质第一次见识到了他绵里藏针的厉害,自是刮目相看。他心念电转,道:“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

赵匡胤笑道:“范相请讲。”

范质道:“天地君臣,三纲五常。君是君,臣是臣。君臣坐而论道,有失体统。臣请即日起,君臣奏对,君坐臣站。”

赵匡胤当即准允。

范质告退之后,赵匡胤差王继恩传来赵普,道:“适才奏对之时,小太监悄悄撤走锦墩,你猜范质如何应对?”

赵普微微一笑,道:“他当然是处惊不变了。”

赵匡胤道:“他何止是处惊不变,按说悄悄撤走锦墩,不说是奇耻大辱,难堪总是有的。他不但没有一丝窘迫,反而以退为进,上奏以后朝议,君坐臣站站。”

站起身来,踱到殿下,又道:“我命小太监撤走锦墩,本意是要让他知难而退,辞去宰相之职。殊不知他不但假装糊涂,还向我建言献策。”

苦笑一声,又道:“树要皮人要脸,他既然不肯辞去宰相之职,我也不能逼的太紧,这件事只能慢慢来,跟我出去走走。”

赵普问道:“今天陛下要去哪里?”

赵匡胤道:“去石守信家。”

张琼护卫着赵匡胤来到石守信的府邸,石守信将众人请进客厅,赵匡胤笑道:“咱们今天去后院,一边喝酒一边闲谈,岂不美哉!”

石守信连声说是,吩咐家仆把宴席搬到后院。众人不拘君臣之礼,就这么席地而坐,喝酒吃肉。赵匡胤酒量依旧,喝了半坛酒后,问道:“近来扬州可有甚么军情?”

石守信摇头道:“近来扬州并没有甚么动向。”

赵匡胤道:“给朕死死盯住李重进,只有戬灭了他,朕方能高枕无忧。”

石守信应声说是。赵普道:“李谷收受李筠五十万贯钱,证据确凿,陛下何以迟迟不肯出手?他如此大逆不道,陛下百般容忍。大臣们看在眼里,还会以为陛下软弱可欺。为了杀一儆百,应该问其不臣之罪。”

赵匡胤道:“那日饮宴之后他就病了,不知道是气病的还是吓病的,总之病的不轻。朕倘若这个时候出手,颇有落井下石之嫌。中书舍人赵逢侍自己摔下马,明明只是皮肉伤,非说受了重伤,执意要回开封。他如此这般,实则并不看好朕,觉得朕铲除不了李筠。”

重重‘哼’了两声,续道:“这些人鼠两端,不想为朕出力,朕还不稀罕他们呢。天下的人才千千万万,偌大的大宋朝还找不出几个可用之才吗?就这么晾着他们,看他们心中是甚么滋味。”

赵普道:“北疆已经平定了下来,李重进在淮南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已经不足为虑,陛下应该要着手吐故纳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