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女人啊女人一生只为这个家 > 第15章 和睦的邻里 和谐的村(第1页)

第15章 和睦的邻里 和谐的村(第1页)

何家的小院坐落在港湾村里的中心地段,这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何家的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树木,树下成为了村民们常常聚集聊天的地方。这棵大树见证了港湾村的变迁和发展,也见证了何家后代的成长。

在何家小院的西边,有一个小小的广场,那里是旧时的一座小庙改建的三间平房建筑,它是当时村委会的办公室。这个办公室看起来有些陈旧,但仍然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每天,村民们都会来到这里办理各种事务,比如领取证件、缴纳费用等等。在这里,他们可以感受到政府对农村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紧挨着村委会办公室的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石屋——村里的磨坊。这个磨坊曾经也是庙院的一部分,后来被改建成了村里的公用磨坊。磨坊里摆放着古老的石磨和石碾,它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每当有人需要磨面或碾米时,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粮食来到磨坊前排队等待。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何家的小院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每天清晨,当阳光洒在何家小院的时候,整个村庄都开始热闹起来。大人们忙碌地准备早餐,孩子们则欢快地玩耍着。何家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何家的小院不仅是何家的家,更是全村人的家。在这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在这里,大家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何家的小院见证了何家的变迁和发展,也见证了整个村庄的繁荣和富强。

虽然磨坊周围也居住有不少的人家,但其他人家似乎都不如玉秀家的人好相处。村里的村民们在需要借用物品时,总是第一个想到玉秀家。这是因为玉秀家的人缘好,她性格开朗、热情好客,与邻里之间相处非常融洽。而且,她家里的各种用品也较齐全,尤其是那些竹子编制的家具,如笸箩、簸箕等,既实用又美观。虽然这些竹子编制的家具因为经常使用而磨损率极高,但玉秀从不介意。只要有人向她借东西,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借给对方使用。这种慷慨大方的态度让邻居们倍感温暖,因此大家都喜欢去她家借用物品。久而久之,玉秀家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了。

在农业走上合作化的道路后,开始实行集体经济所有制,并采取按劳分配的方式。然而,玉秀一家由于孩子众多且年龄尚小,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因此生活相对困难,还常常需要依赖几位叔叔的帮助。考虑到这一情况,玉秀与丈夫经过商议,决定主动向叔叔们提出分家另过的请求。尽管他们多次表示愿意承担家庭责任,但最终还是在玉秀夫妇的坚持下,这个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的大家庭终于分开了。

分家后,尽管当时玉秀家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只要家中有任何物用品,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分享给大家使用。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赢得了家人的尊重,也让整个村里的人都对她赞不绝口。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秀的孩子们在逐渐长大,家庭状况也逐步得到了改善。玉秀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继续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

因此,玉秀家的小院里经常有妇女”

聚会“,大家一边嘴上拉着家常一边手里做的活计。大家一起开开心心说笑着,一起手里不停的忙活着,气氛热闹而祥和。

有时候,玉秀会把自己通过读书看报中学到的有哲理的小故事讲给她们听,有一次,她把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个外国小姑娘的故事讲个了几个妇女们听——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一位成功商人不慎把装有10万现金和一份机密文件丢在了医院。商人万分焦急,连夜赶到那家医院。一眼看到,冷清的走廊里蹲着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女孩,怀里紧紧抱着的正是自己丢失的那个皮包。经他询问,得知小女孩家境贫穷,母亲得了重病,急需用钱。面对如此困境,面对如此巨款,她本可以用这笔钱给母亲治病。但是,母女二人认为:人这一生,最不该做的就是贪图不义之财,见利忘义。于是,她们毅然决然将皮包物归原主。商人被这母女俩的真诚所打动。在那个小女孩的母亲去世后,商人收养了这个小女孩。

这位富翁在临终前写道:‘我曾经以为自己很富有,可当我站在贫病交加却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时,我发现她们才是最富有的。因为她们恪守着至高无上的人生准则,这正是作为商人的我最缺少的。是她们使我领悟到人生最大的资本是道德。我收养这个小女孩既不为知恩图报,也不是出于同情。而是给自己请了一个做人的楷模。有她在我的身边。生意场上我会时刻铭记,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这就是我事业越来越发达的根本原因“。

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如同深夜里一盏明灯,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灵角落,深深打动了所有听到故事的人。那些情节和情感,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就连那小院西屋中曾喜欢贪占小便宜的二婶,也被这个故事所吸引,沉浸其中,感受着故事带来的力量与感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时候也会应大家的要求,玉秀给大家讲解讲解戏文。有一次,隔壁的贾三婶让玉秀讲解晋剧《打金枝》的故事。虽然看戏得两三个钟头,但是,讲清故事内容却不是很难的。有些人,因为文化层次较低,有些人,有时看了一个晚上的戏,也弄不明白唱的究竟是什么内容?

玉秀微微一笑,轻声说道:“这出《打金枝》啊,讲述的可是一个关于家庭和睦、君臣和谐以及明理,明断是非的动人故事呢!话说唐代宗的宝贝女儿升平公主,嫁入了大臣郭子仪家,成为了他儿子郭暧的妻子。有一次,郭子仪举办盛大的寿宴,可升平公主认为自己是金枝玉叶之身,却没有前去给公爹拜寿,让郭暧丢尽了脸面。

这郭暧也是个直性子,喝了几杯酒就气冲冲地回宫,把自家老婆给揍了一顿。升平公主觉得委屈极了,认为自己身为金枝玉叶,哪能受这种委屈,于是哭哭啼啼地跑到父皇和母后那里告状。谁曾想,她那明辨是非的爹娘并没有偏袒她,反而狠狠训斥了她一番。

而另一边,郭子仪得知儿子竟敢动手打公主,心知闯下大祸,赶忙亲自绑着郭暧前往皇宫,负荆请罪。最终,在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下,君臣关系得以缓和,夫妻之间也重归于好。虽然这戏演的是帝王家的家务事,但其中蕴含的道理与我们老百姓过日子并无二致呀!”

贾三婶听了玉秀的讲解,高兴地说:“哎呀,原来是这样啊!经过你这么一讲,我才算是彻底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看来这唱戏也不仅仅是娱乐,还能教育人呢。”

“对呀,她三婶。”

玉秀笑着说道,“就像《红楼梦》里说的那样:‘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无论何时何地,每一件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她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苹果递给贾三婶。

贾三婶接过苹果,咬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她感慨地说:“玉秀啊,你真是聪明伶俐,懂得这么多道理。以后要是有什么不懂的,我可得向你请教呢。”

玉秀微笑着说:“她三婶,您太客气了。咱们互相学习嘛,我也还有很多地方要向您请教呢。比如,你的针线活儿,就比我做的好,我就应该向你请教不是。”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享受着这温馨的时光。

“其实呀,只要仔细琢磨琢磨,咱们的老祖宗就是有智慧。”

玉秀给众人每位倒了一杯水,接着说道。“你们看这个‘人’字,简单吧,就是一撇一捺,可是其中的内涵却很丰富,哲理也十分深邃。一撇一捺,是说人需要互相支撑,做人不可太自私,要学会与人合作,互相帮助;一撇是道德,一捺是才能,德是人的灵魂,才是人的根本。德与才互相支撑,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撇写权力,一捺写责任。每个人都有做人的权力,同时也应该肩负起做人的责任。权力和责任互相支撑,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你们再看人字有这三个点支撑,才可立的稳不是。上面是道德,左边是身体”

,右边是智慧。三者缺一不可,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点,人生都不会完美。做人就要做一个身体健康,道德高尚,拥有智慧,素质全面的人。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人的生命有长短,地位有高低‘;人的财富有多寡,职业有不同。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失去,唯有崇高的人格可以得到延续。物资财富有可能是短暂的,但精神财富却是可以长存的。”

玉秀的这一番话,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她的语言流畅自然,逻辑清晰,让人不禁为之倾倒。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仿佛能够穿透人的心灵。在场的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他们被玉秀的才华所折服,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情。大家纷纷意识到,扫盲班的学习,玉秀确实是下了真功夫了。她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将其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这种深入骨髓的理解和领悟力,让人们对她刮目相看。

这天,玉秀正在院子和几个妇女编织毛衣,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了不太熟悉的声音。她放下手中的活儿,走到门口查看,只见几个陌生的年轻人正站在院子里。

“你们是谁?有什么事吗?”

玉秀好奇地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