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工人今天来的,还给田婆子买了台收音机呢。”
退休工人比田婆子大十几岁,村里也有人背地里议论,向婆子跟陈夏花在田里干活还说起过呢。
年纪大的老头,肯定是要先走的,人先走了,田婆子怎么办?
庄民国走在后头:“人家肯定是考虑过的?,万一能活到七老八十呢,每个月的?退休金也够他们吃喝了。”
物价都涨了,退休金也是要涨的。
到几十年后,人家工人的?退休金也是好几千呢。
陈夏花走了过后,给庄民国撮合“老伴”
的?人也多,他家条件好,有工资,有零花,儿子还是当老板的,有钱,过来就是享福的,有这心思的?不少,他一个都没应。
一个人过挺好的?。
组成了“老伴”
家庭,大部分的?老头老太都是自己管自己的?钱,你出这样,我出那样,谁要是出多了,肯定要闹,两方还有子女,还要顾子女,带孙子孙女,可能还要双方帮忙养一养,反正扯到钱的事,最后都要“翻脸”
。
“也是,她是享福了。”
向婆子不羡慕。
他们跟田婆子几个都是同一辈儿的人,工人母亲刘三婶,工人媳妇田婆子,现在都是人手抱着个收音机出门呢,问向婆子这个工人母亲,“你们老二现在当上工人了,也让他给你买台收音机呢。”
庄民国说的?,过两年给她买个金镯子。
向婆子除了庄炮仗谁也没透露。
庄炮仗还说她,“金镯子那是金贵人戴的,像什么话,你怎么让老二给你买这么金贵的东西,不能收的。”
向婆子气得?好几天没离他,“你不能给我买大金镯子,还不让我儿子给我买了。”
田婆子的?收音机羡慕不到她。
她的大金镯子可比收音机值钱。
向婆子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还跟庄民国说呢,“要是贵了就别买,等?以后便宜了再买。”
还叫他也给陈夏花买。
庄民国说了,“给你们一人买一个。”
他们到家,天刚黑,庄炮仗已经点了煤油灯,把饭都烧好了,庄炮仗不会烧菜,这辈子都没进过灶房两回,但也不能看着孙子喊饿,庄玉林就带着弟弟跟他们爷爷出主意,米要下多少,水要多少,他还说得头头是道的?,“肯定没问题的?,我看?见爸爸妈妈烧饭的?。”
他还在下边灶膛里添柴。爷孙三个,除了饭底下焦了一圈,还是烧熟了的?。
他们一回来,庄炮仗就从灶房退下来了。
陈夏花跟向婆子两个接了灶房的活,庄玉林兄弟拉着庄民国去开纸包,姜辰送过来的包里是专门给他们买的?课外书,庄民国也没瞒着他们,庄玉林围着课外书已经转了好多圈了。
要等?着爸爸回来开。
庄民国找了刀子轻轻一划,油纸就开了,他跟两个拍掌的?儿子叮嘱:“刀子不能动,太重了,你们拿不动,容易伤到自己。”
“我知道,还不能碰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