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他后来引进的高端女装、汽车,高科技一样,这些也不叫“批发”
,人家还有个词儿儿呢,叫“代理”
。
庄民国自己理解的,“批发”
跟“代理”
其实就是一种东西,代理听起来比批发要高端,是这些代理做成了?品牌,批发呢,批发市场散乱,没有形成品牌,就比人家代理落后了。
就跟他们这个锦绣作坊一样,人家把锦绣做成了?名片呢,锦绣下边生产的东西就要高档些,要是换成了?袖套作坊,再生产其他的东西,没有牌子,就是杂牌。
杂牌肯定是比不过正规军,正规牌子啊。
陈夏花现在也当上了?锦绣作坊的“女老板”
了?呢,锦绣作坊是悄悄成立,悄悄干的,把家里的田土都照顾了?,就在福嫂子家关门埋头干了?起来。
庄炮仗两个老的还帮儿媳妇打掩护呢,“你去挣钱,我们来弄苗子地。”
陈夏花没同意,白天还是把苗子地打理妥当,等没事了?才去福嫂子家。
苗子地二月份出了一回,四月份又出了一回,还是供销社拉了?一大半走,尝到了种菜换钱的每次出苗子都来,没尝到的,只知道他们三生产队有家专门卖苗子的。
陈桂花没种菜,不过还是过来看了?一回,她跟陈夏花说的,“我婆家妈说还是种粮食保险一些,粮食价格不便宜,一年也能挣好几百块呢,菜家家户户都有,谁会?买?城里吃公家粮的还没我们社员同志多,能卖出去多少??一斤粮食可抵得上好几斤菜了,菜不值价,供销社收多了?就不收了,换不了?几个钱的,卖不出去的就只能烂在地里了?,还不如?全种上粮食呢。”
陈桂花还劝她也别卖苗子了?,赶紧种粮食吧。
分把钱的苗子能跟好几毛的粮食比吗?
只有种粮食才挣钱。
陈桂花过来,也没吃午饭,赶趟似的看了?两块苗子地就走了。
说要回去拔草,还要回去煮一家人的饭,家里公公婆婆,男人孩子,小叔子小姑子都等着她烧饭呢。
陈夏花以前比陈桂花还沉默老实呢,忍不住说了句:“姐夫不是在吗,叫他做饭。”
陈桂花理所当然的:“那不行,你姐夫是男人,他不会?,这家里样样的东西摆放、烧饭做菜都只有我操持的,他们离不得我。”
陈桂花这辈子最自傲的就是一大家子都离不开她,样样都要她张罗。
她没觉得这是压迫,也不觉得这是辛苦,她觉得这是“被需要”
,她忙,才证明离不开她,大家才“需要她”
。
陈夏花想好生跟她说说话都没时间。
陈夏花以前也觉得“活”
是干得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干”
,才叫“勤快”
,才证明自己不是那等偷懒耍滑的,她刚被庄民国接回来,一刻都闲不得,要干活,要烧饭,抢“活”
干。
庄民国有些让她抢,有些不让她抢,他进灶房烧饭洗碗,陈夏花一开始也心里?不安,到现在,她擦面霜,吃麦乳精,吃饼干,还戴发夹,穿新衣服,都习惯了。
她想说,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张了?口,说不出来,陈桂花那边急着回去,也没进屋跟庄炮仗两个说,在田边跟陈夏花说了?几句就走了。
回去过后,她婆家妈问她,陈桂花张口就回,“就几块田的苗子,我看也没什么大出息,我让三妹以后还是安分种田的好。”
杨家大队也有人卖苗子,一分钱好几个苗子,卖的就是他们种的菜,发芽子还不如?他们自己洒种子呢,都差不多大小了?,自己洒种子还不用花钱买呢。
杨家大队卖苗子的都亏的要改种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