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春寒料峭,小心着凉。”
他沙哑的声音里带了点凉意,像是木柴在火堆里炙烤时发出的闷哑声。
大长公主拢了拢披风,目光不离奏折,伸手拿过朱砂笔在奏折上批阅,头也不抬地问:“江南官盐的事调查完了?”
宋喻站在一旁伺候,他的脸上戴着一个青铜面具,将他上半张脸都遮盖了起来,只留下线条清晰的下颌。
宋喻还是百户长的时候,曾经从走水的宫殿里救过长公主的命,脸上受伤破了相,后来长公主掌权,她将宋喻一手提拔了上来。
宋喻从一个小小的百户,坐上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自此以她马首是瞻。
此次去江南查案,一走就是小半年,当下便赶紧把查到的事情一一告诉了大长公主。
江南的官盐管控混乱,盐商奇货可居,哄抬物价,官府不作为,导致民众只能去购置私盐,私盐商贩也和大盐商一样,导致民众对官府怨声载道。
私盐贩子有盐不卖,确实蹊跷。
江南离汴梁太远,若底下的人有心隐瞒,怕是等江南百姓揭竿而起发生动乱,她才会知道。
盐铁归户部管,户部却一直隐瞒此事,若不是宋喻在江南有眼线,怕是有大乱。
松洲恐有兵变,江南也隐隐有百姓动乱,这当中似是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朝局。
近日来禀报的奏折都显示朝廷内外一切安好,松洲那件事是被她的人奏章禀报了她才知道,而江南的事,却一直被隐藏得很好。
不管是兵变还是江南动乱,都不是一个好兆头,她坐在摄政王的位置上太久,怕是已经有人眼红妒忌,要给她添乱子赶她下台了。
大长公主单手支颐陷入沉思,身后的宋喻默不作声走上前来为她轻轻按压穴位舒缓身体。
他按压的手法比崔荷的要精准一些,大长公主的身体松弛了下来,整个人都有些昏昏欲睡。
“殿下,可是困了?”
他凑近了问,大长公主嗯了一声,宋喻见状,便替她将笔搁到了青花笔山上,双臂一抱,将她从榻上抱起,往屋外走去。
苏嬷嬷正端着参汤过来,看见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的男子将大长公主抱了出来,侍卫们如临大敌,纷纷要拔剑相向,苏嬷嬷认出了此人,赶紧上前喝止:“住手,那是宋指挥使,你们先下去。”
苏嬷嬷是大长公主身边最得宠的嬷嬷,她的话便如主子一样,侍卫们收剑回鞘,垂首静候。
“宋指挥使,你怎么回来了?”
“今日回的,我送公主回房。”
苏嬷嬷紧跟在他们身后,一路相送,直到二人进了公主的寝房,宋喻却关上了房门,苏嬷嬷不敢多言,只好走出了院子在外面等候。
春夜漫漫,苏嬷嬷在院子中等了许久,那厢崔荷也在自己屋里等谢翎等了一夜。
二人用过晚膳后,崔荷本想和谢翎一道去院中散步消食,谢翎却突然说自己有事,先回虎鹤园处理,这一走就没有回来。
她当时也没多想,他们两个拌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吃瘪了就会词穷不吭声,变脸也是常事,崔荷试着逗他,他不见反常,只是神色淡淡地起身就走了。
崔荷坐在屋里打算把帕子绣完,金穗端着桂枝汤进屋,看见崔荷夜里还要刺绣,当即便劝阻她,说道:“郡主,夜里光线不好,莫要伤了眼睛,等白天再刺绣好不好?”
崔荷有些心不在焉,一直在想着谢翎的反应到底为何故,她不过戏言罢了,他难道还当真了?
说完她就有些后悔了,但是谢翎却不给她机会解释。
她把丝线卷起来塞进绣篓子里,问金穗道:“谢翎是不是生气了?”
金穗当时也在屋里伺候,自然也把他们二人的对话听了进去,郡主说话确实太不讲究,怎么能当着自己丈夫的面,说自己要养面首呢。
姑爷性子那么耿直刚烈,听到这样的话自然是不欢喜的。
金穗不敢直言,于是换了个说辞,说:“姑爷哪儿会生郡主的气,就是吃醋了,郡主得陇望蜀,姑爷失宠才患得患失,郡主去哄一哄便好了。”
崔荷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赞赏地看了金穗一眼,“你说得有道理极了。”
她顺势起身,伸了个懒腰,对金穗吩咐道:“给我准备一件厚一些的斗篷,再拿盏灯笼来,本郡主勉为其难去哄一哄他罢。”
绿影不放心崔荷一个人前去,要与她一起,崔荷想着在自己府里还能出什么事,本想要拒绝,可是绿影格外坚持,崔荷只好让她提灯跟上。
春意融融,有风拂过裙摆,将她的罗裙荡漾出一道优雅的弧度。
绿影握着灯笼提干为崔荷照亮前路,二人一路穿过游廊,往虎鹤园走去。
来到虎鹤园外面,就见门上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在风中摇曳生姿。
冷风吹过,将崔荷的秀发吹乱了些许,崔荷朝绿影伸手,道:“把灯给我,你在廊下候着,我一会就出来。”
绿影把灯笼提干递给崔荷,崔荷提起裙摆走上台阶,试着推了一下虎鹤园的门,却不料虎鹤园的门纹丝不动,她推不开,便让绿影去推。
绿影试了一番,最终的结论便是屋里被人上了栓。
崔荷握着虎口环扣轻轻敲了敲,院里无人应答,崔荷再次用力敲了一下,这次邱时来应门了。
“是谁?”
“是我,给我开门。”
崔荷语气不善,只觉得邱时太不懂事,竟然敢把她晾在屋外。
邱时站在开阔的练武场下看谢翎射箭,场上的草人身上已经被扎成了刺猬,谢翎还不知疲倦地在拉弓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