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不信。若女子识字,定不是现在这般。”
顾淑望道,“我那时就同你说,我要做女先生,教习平民女子,认字读书,不再愚昧终身。”
“我虽做不得良家子,只能为乐籍。可也算是完成了少年夙愿。”
顾淑望对傅元青道,“有时候只觉得人生如此足矣,过往种种苦难,也都可以抚平。”
“是啊……姨姊如今已经是女先生了。”
“元青,是不是你?”
“什么?”
“你记得我的夙愿,便帮我安排了这样的路。”
顾淑望问他。
傅元青说:“你都说了,我身陷囹圄,自顾不暇。诸多种种都是姐姐自己的努力,算不到我头上半分。”
顾淑望沉默了一会儿,行士子礼,道:“元青,你也不用骗我,族亲受你照拂的多有人在,不止我一个。今日主家夫人入宫,又命人传话问我要不要同行,我便来了。是想当面看看你,也想当面谢谢你。”
“你主母是元宜人?”
傅元青问。
顾淑望道:“正是。”
刚才仁寿宫中与权悠一唱一和的那个命妇……
傅元青沉吟。
“怎么了?”
顾淑望问他,“可是有何不妥。”
“没事。”
傅元青神色如常道。
原来太后刚才不过虚张声势……面前的人,才是她此行召他来的目的……是威胁吗?还是拉拢?
两人行至玄武门,命妇们的车马都在此等候。
元夫人的车马亦在其中,顾淑望对他说:“我走了。你若有空,便来书院看看。”
“好。”
傅元青摸了摸腰间,然后问曹半安和方泾,“你们带银钱了吗?”
曹半安和方泾连忙从钱袋里拿出了些钱财。
方泾还有些急:“干爹,我就带了一千两,没有多少。我再去取些。”
“够了。”
傅元青说。
他又回头去看顾淑望。
“我知道你建学时,除了许大人给了些资助,全是靠着附近的尼姑庵香火,还有朝廷划拨了几块学田维持,再无其他来源。你又心善,接济了不少学生,束脩都不用,让她们来上学。女学困难,前路蹒跚,这些钱你收好。”
傅元青将一千一百两银票叠好塞入顾淑望手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做的事情乃是荫泽后代的大事。你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学生们。”
顾淑望紧握手中的银钱,眼眶红了,她躬身行礼:“元青,我谢谢你,也替学生们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