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蔺兰庭拎着点心匣子就过来了:‘’老班主,您让小广德,给我捎话,让过来一趟?‘’
‘’是…是韩金魁拉着蔺兰庭在院子里坐下,二人聊了半天,吃过了晌午饭,韩金魁连晌午觉都没睡,他又与韩金魁,聊了半个钟点,他算把韩金魁的底,给探明白了。
原来韩金魁盘戏班子的事,早在泰和班炸了窝,老板们整日,戏前议论,戏后商量,人心散了,戏唱的稀松二五眼,票座,眼瞧着卖的是寥寥无几,瞧戏的,台下直骂秧子,这他妈是谁漏了风声?
这透风的人,正是金崇琛,金崇琛在泰和戏班,做经励科小二十年了,也算是泰和班的开班元老,早年间进泰和班,金崇琛唱的青衣,老旦。金崇琛是副热心肠,闲暇之余,喜欢张罗这些台前幕后的事儿,戏班子里事无巨细,真缺这样的主,平日里金崇琛做事,考虑得周密慎重,班子里人前人后,没有挑剔的,当着戏班子成了气候,就需要个经理人,泰和班上上下下一致认可,这个经励科,非他金崇琛莫属。
这么多年下来,金崇琛任劳任怨,这个泰和班这么多年,能支撑下来,也多亏了金崇琛。
可自打韩金魁歇工,换了班主后,金崇琛心里头一直堵得慌。韩仕松做班主,他一毛孩子,戏不成,人品也不咋样,平时在戏班子里专横跋扈,对他金崇琛也是吆五喝六,把我个快五十岁的人,当个催本使唤。
没折,人家是班主,又是自家的买卖,我端的人家饭碗,本以为这口气得忍下去。
前些日子,韩金魁把他找了去,露了卖戏班子的事,他则认为,这可是翻身儿的机会来了。
当年泰和班是他韩金魁挑的班,他坐阵帐之中,还真没人敢呲屁,几十年过去,也算是平心静气,顺着班子里老板们,也是相安无事,可自民国以来,京城娱乐圈里各类行业风起云涌,特别是新剧,电影这些行业的兴起,更使金崇琛感觉到危机来了。
而今戏曲行业里也是变化颇多,老生老旦这些过去扛座的角,越来越不招人待见,而坤花彩旦,现今却越唱越响。戏报上压轴的戏,更多的是《西厢记》,《贵妃醉酒》,金崇琛瞧明白了,再凭萧恩,老黄忠支撑这戏台子,是越来越卖不上座喽,他就琢磨要些改变。
其实他肚子里有本私账,金崇琛有个哥哥,早年过世留下一女儿,这孩子一直由金崇琛抚养,两岁进门,视如己出,如今已十五了,长的是花蓉月貌。
这孩子五岁开始,金崇琛就调教这孩子唱戏,几年下来,不负他的心思,这孩子要扮相有扮相,要做派有做派,念坐唱打,样样出彩,把个刀马旦,扮的是大爽英姿,比那花玉书不在上下,可惜这孩子就是没上过台。金崇琛倒是有心让这孩子跟班唱戏,可这行当水深,有好人,可坏主儿也不少,十几岁女孩子出事儿,就没小事,金崇琛可舍不得。金崇琛跟韩金魁递过话:让这孩子跟泰和班里唱戏,可韩金魁固执己见,咱泰和班,根本没打算安排女角上台的意思,韩金魁认为女角唱戏,败坏了戏台上的规矩,跟这块朽木疙瘩着,没戏!
这回可好,他韩金魁想卖了这戏班子,天华园的程老板,前几日,老是往泰和戏园子里跑,明里是来听戏,暗里是来打探各位老板的实力,跟戏班子一干人的本事。
程老板向金崇琛打听过班子的生意,金崇琛也没含糊,把班子里上上下下夸了个遍,他明白,程老板才不信那,就瞧那稀稀拉拉客座上的客人,听听老板们吊儿郎当的散板,他能听不明白?
吊幺子糊弄事儿,这不用教嘿嘿……这时候他金崇琛才不着急那,他早就打算好了,就让戏班子怎么乱下去,让老板们跟那韩仕松甩咧子,吊幺子,要是骂街才好哪,不出包银?不出包银,大伙一块跟着韩仕松,喝西北风嘁。
卖戏班子这事情,李之俊,钱贵都跟金祟琛念叨过,他装糊涂:这事我是做不了主,咱这戏班子,是人韩家的,人韩家要卖戏班子,赶人走,他也没辙,这事您们得去跟韩仕松商量,再不就去找韩金魁去问个究竟?嘿嘿…吵吧打吧,把泰和班搅和成热窑,才它妈的好那。
金崇琛不急不恼,只用一招,哄着老板们把戏唱下去,哄着韩仕松,就这么嘚瑟下去,黄了摊子,散了班子。
时候到了,我把蔺兰庭往前一推,妹夫做了班主,自己侄女用不了半年,一准能做上泰和班的头牌,这泰和班子,加上戏园子,岂不都成了自个家的买卖。
而蔺兰庭明白了金崇琛的意思,也摸清楚了韩金魁的苦心,跟着急处,那老爷子,这节骨眼,是缺钱了,但这可不是仨瓜俩枣救急用,他要的是韩金魁一家人,后面几十年吃饭的着落。
这事儿,韩金魁本应该跟他儿子韩仕松去商量,估计这老头子,也是有苦难言,他儿子那要是真有个好结果,他能办出卖戏班子的馊主意?这就是他那小子,把韩金魁挤兑急了,才想出来的荤招。
大舅哥金崇琛说得对,这戏班子他蔺兰庭接下是最合适不过,可现如今这场景,他能接,他敢接吗?这本是人爷俩打架的家务事,这会儿他掺和进去接戏班子,这不没事裹乱吗?这事啊,还得观望观望,甭急着说话,所以蔺兰庭对韩金魁,也只有好言相劝,别无它法。
花草胡同,吴德宜的府邸,门前那棵老槐树上,掉下几片秋黄的树叶,树枝上垂下来长长的丝线,上面夹裹着几只叫做吊死鬼的青虫,似虫似叶悬在空中,随着轻风荡悠着。
院子四角岗亭上,已经没了哨兵,只剩下岗亭,孤零零地站着,搁现在瞧着,搁墙头上,不伦不类,显得多余。
敞亮的大门处,没了站岗值班的士兵,门房里,长条凳子上,四仰八叉躺着个看门人,孙庆三,这主三十出头,光秃秃的脑袋瓜,身体健壮,肩宽背厚,会武术,是原吴德宜的卫士班的班副。
北洋政府一散摊子,吴德宜那些个军职,,官衔也就莫名其妙的没了,身旁那支保镖卫队,去年接上面来命令说:派去集结训练,走出了门,就再也没回来,只剩下当天值班的孙庆三,一人留下来,头半月,庆三还扛着大枪,在门前戳大岗,过了几天,吴德宜说话了:“庆三啊,那岗就甭站啦,你把那二尺半褂子脱喽,改行做个门神吧。”
院子深处,隐约传来京戏的唱段,随着京音寻去,客厅里一袭长衫马褂的吴德宜,正半躺在摇椅上,享受着由留声机,放出的京戏《定军山》。
这两年,虽然吴德宜一直挂着6军部副部长的头衔,可政府那,6军部那?哎…那个民国政府,就像历史的过客,来切急急,去也匆匆,16年的光阴,像一道闪电,一闪而过。
民国,那曾经是一场繁华无比的戏台子,那上面曾多么的光鲜,那么亮丽,名角众多,锣鸣鼓响,多热闹的场大戏,多热闹的场面?
如今,帷幕落下,掩去所有的盛装彩衣,只剩下屁股上的块遮羞布,前朝的官员?哼,狗屎!
吴德宜回忆起历历往事,他才明白,自己就像这舞台上跑龙套的上下手,一个微不足道牵马坠镫小兵,一个摇旗呐喊的卒子,当民国那面五色大旗落下来,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升起,他吴德宜算是瞧明白了,自己在如今的戏台子上,没了位置,多余的像个闲人,谁瞅着都厌恶得慌。前班的老板又怎样?该谢幕就谢幕,该滚蛋就滚蛋,人家另搭班子,唱新戏啦,轮不上他们这些跑过场的老龙套喽。
前些日子,他还煞有其事的在报上,表了个下野宣言,为的是与往日的事非,划清界限,免得人家新东家,找我的麻烦。
巷子口,怒气冲冲的吴运河,夹着皮包和苏儿下了洋车,他撇下媳妇,东拐西绕进了大门,吓得看门的孙庆三,腾地从板凳上坐起来,打开房门,望着吴运河过去的背影,庆三琢磨这主儿,今儿是马蜂蛰屁股啦?走起路来,屁股后头带着一股邪风。
苏儿脚上踩着高跟鞋,不紧不慢从后面跟上来,见庆三跟门廊那张望,她在台阶下面停下脚步,从后面欣赏着孙庆三健硕的身体,莞尔一笑,这女人故意扭着胯,挑逗似的从孙庆三身旁走了过去,孙庆三直眉瞪眼,盯着苏儿丰膄的屁股,左右扭摆,馋得他嗓子眼直个劲儿地冒口水,裤裆里的伙计,直不愣登得挺起身儿来,庆三狠狠抽了裤裆里,老伙计一巴掌,寻思抽空得去趟长椿街白房子,这些日子火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