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猜测不错。
我等便是里典一行之人。
我名赵政,岁十一,身任下江里典之职。……
我名赵政,岁十一,身任下江里典之职。
他名蒙恬,是一同而来的随行护卫。”
蒙恬起身敬礼,礼毕,重坐回石桌前,说是石桌,不过两块石头上铺就一块大石板。
“他名杜哲,为我之兄长,岁十二。
弟出外,兄不忍,便同行!”
嬴政介绍完,杜哲也起身敬礼,随后坐回。
而谷老汉也一一回礼。
见谷老汉竟不接下介绍自己,杜哲也只得出手,毕竟,不能让作为里典的嬴政一而再,再而三询问。
这就是三人一同前来的原因。
不好再追问之时,那就由其他人来询问,这样既不易产生被问者的厌恶感,也能获得多方面的信息。
“冒昧先生名讳,好教我等后生铭记忘年之友。”
“哈哈哈!”
谷老汉大笑几声,让杜哲三人一时摸不清在笑什么,随后,他说道。
“忘年之交,忘年之友,好,好!
不曾想,老夫到这般岁月,身处如此之地,还能再逢好友。
老夫名谷子玉,年岁不记数矣,下江一山野村夫耳。”
“先生其名之志,天地昭昭,先生之才,日月明晰,何必居于此等荒山野岭之地,埋没一生?
当今天下,正是诸侯争霸、群雄乱起之时,当世豪杰大才,无不登于各国朝堂,转于诸侯之间。
谈笑间,百万兵甲而动,破城克敌,建传世之不朽功业。”
嬴政激动地劝说道。
“如此盛世,小友却是为何来到下江呢?”
谷子玉笑问。
这下,嬴政不好作答了。
总不能说,作为秦国神秘的太孙,很少公开露面,而来下江完全是嬴稷和杜哲的交易。
此次是一种政治生涯历练,从基层做起的做官体验卡,诠释起于微末。
至于为民,嬴政现在不好说他是有还是没有。
只能杜哲接过问题。
“先生,当今天下,大势已然归于秦国,此为不可变之事。
下江乃秦国之地,我兄弟二人亦为秦国子弟。
虽只为幼学之年,但有心报国,造福乡里,更欲建功立业。
居庙堂之高可安国兴邦,居将帅之位可攻城拔寨。
然,居阡陌之间,亦可上忠于国君,下安于黎民,中问于己心。
此生无悔!”
杜哲一番话,说得嬴政和蒙恬热血沸腾,突然觉得来到下江的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此前的懈怠情绪,已然消失。
而谷子玉则感叹道。
“好一个此生无悔。
倒是老夫偏见了。
三位都是胸怀大志,身具大才之少年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