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出版社的熟人吗?”
袁媛问。
林思杨摇头:“我只在医院有熟人。你这可都跨界了啊。”
“我再想想办法吧。”
袁媛不禁皱眉。这要是放在她那个年代,随便在某个社交媒体上就能推广开。
“你是打算设计好拿去出版?”
林思杨盯着桌上乱七八糟一堆东西,弱弱地问了一句,有些不太确定。
在他眼里,出书可是件了不得的事,而他老婆竟然想要出书了!
“聪明!”
袁媛直起身子,伸了个懒腰,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除了忙着写写画画,她还瞅晚上有空稍带着织一件男童的毛衣,打算争取赶在年前织完,好带着去罗教授家。
雪后的那个周一,林思杨去了市中心医院报到,周二就正式开始上班。
虽然依旧需要值夜班,好在市中心医院离他们家很近,骑自行车也就十几分钟。
除了值夜班时没时间,平常下了班也能帮忙做饭。遇上调休在家时,更是一手包揽了从洗衣做饭到带娃的所有家务。
有他帮忙,袁媛空余时间一下就多出来许多。那件男童毛衣已经基本完工,只剩把余下的线头处理平整。另外还画好了七八幅图案。
看着孩子满地跑,男人忙进忙出,袁媛暗自庆幸自己算是死对了,要不哪有机会遇到这么好的孩子和男人。
又有些为原主惋惜,越下定决心要替她好好抚养女儿,孝敬老人。
过年的时候,林思杨提前联系了罗教授,说想带着自己的妻子过去看望一下老师和师母。
罗教授很痛快地答应了。
年那天,夫妻俩请袁妈他们过来帮着照看两个孩子,他们早早就出去了罗家,担心去晚了会影响人家一家团聚。
罗教授一见他们来了,高兴地把他们迎进去。
罗师母热情地招呼小俩口坐下喝茶,问怎么没带孩子一起来。
林思杨说孩子在姥姥家,他们一会儿还要赶过去。
让他们俩意外的是,罗教授家只有他们老俩口和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
一问,才知罗教授儿子媳妇今年夏天都出国了,女儿女婿上午回婆家,下午才过来。
罗教授问了问林思杨到单位的工作情况,对着袁媛不吝夸赞:“小袁啊,你是不知道,思杨当初可是我最看好的学生了。毕业分配时,我就想把他留在身边。
结果,他为了报答卫生院某个大夫的救命之恩,非要回当地卫生院去工作。
如今总算是想通了。其实呢,在哪里工作都是为了国家建设做贡献的嘛,没必要纠结那么多。
不过,能自愿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下到基层卫生部门去工作,这样的年轻人还是非常少的。小袁,我很看好思杨,他将来一定前途无量。你可一定要支持他的工作呀。”
林思杨赶紧表态,讲了一下袁媛是如何支持他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