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朕不是宋太宗 > 第437章 加俸涨禄(第1页)

第437章 加俸涨禄(第1页)

陈建提议‘通过献祭来杀人立威’,刘胜自是不无不允。

但反贪反腐,从来都不是上位者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可以得到彻底解决的简单问题。

——要知道后世,连小学生抄作业这样的小事,都是屡禁不绝的死结;

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和从根源上杜绝学生抄作业一样:堵,不如疏。

简而言之,与其强硬的下令‘不许抄作业!’‘不许贪污腐败!’,不如静下心去好好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宁愿抄也不愿意自己做作业、官员宁愿贪污腐败,也不愿意老实做人、本分做事。

归根结底,其实也很简单:某几个学生抄作业,老师可以将其归类为‘学习能力差导致学习水平不足,在无力独自完成作业的客观条件趋势下,无奈只能通过另辟蹊径的方式完成作业任务’。

官员贪污腐败也一样:某几个官员贪污腐败,除去人性的贪念不说,更大的可能性,是官员固有的俸禄已经无法满足官员的日常生活需求,迫于生存压力无奈伸手。

有一句话,陈建说到了点子上。

——太祖高皇帝年间至今,官员的俸禄雷打不动,粮价却随着世道愈发太平,而从开国初的数以千钱每石,降到了如今的五十钱每石。

坊间也已经传出消息:当今天子胜已经在计划将关中的粮价,进一步下降到四十五钱每石的上限。

按照这个趋势,粮价跌破四十钱,乃至三十钱,只怕也不过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

那么,通过一道极为简单的算术题,我们就可以明白陈建所提到的问题,究竟有多么严重。

以丞相为例;

作为礼绝百僚,群臣避道的百官之首,丞相食禄万石,实际俸禄则为四千石;

按照太祖高皇帝所制定的‘官员俸禄,半钱半俸’的规定,便是两千石粟米,以及与两千石粮食价值匹配的铜钱。

而在开国之初,汉家米石八千钱,单是丞相的俸禄,便是两千石每石价值八千钱的粟米,外加可以买到二千石粟米的铜钱,即一千六百万钱。

铜钱一千六百万,外加价值一千六百万钱的二千石粟米,当时的丞相即便是不靠彻侯封国的食邑产出,也能通过年薪完成‘累富巨万’的成就。

从现实角度而言,二千石粟米,绝对够丞相府一家,乃至于旁支别脉、故旧部众,乃至家仆属从的日常消耗需求;

剩下的铜钱一千六百万,也足以让丞相得到和地位相匹配的财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财富。

现在呢?

米石五十钱,还是那个丞相,还是秩禄万石、实俸四千石,其年收入较之开国之初,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千石粮食,如今作价不过十万钱!

比起开国时的一千六百万钱,可谓是零头的零头都算不上!

就算粮食依旧可以用来养活家人、仆从等,得到的铜钱,也已经只剩下每年十万钱。

十万钱,是个什么概念?

用太宗孝文皇帝的说法,十万钱,便是一户中产之家的全部家赀;

用农户百姓的话来说,十万钱,可以在长安附近买上三五亩田,为子孙置备下一份祖产,亦或是在关中偏远一些的地方购买十几二十亩田,让某一个儿子从此拥有立身之本。

但对丞相来说,十万钱真的多吗?

长安城内的纨绔二代们只想说:十万钱,不过十金而已,别说买匹良驹了,连个像样的奴仆都买不到!

过去这些年,‘当官的不指望俸禄过活’,也早已经成为了朝堂内外的共识。

——有彻侯封国的,那就靠封国产出的租税嘛~

哪怕只是个千户食邑的小彻侯,每年也能有上万石粮食的租税收入,足足是丞相的二点五倍!

若是有个几千户,甚至大几千上万户食邑,那就更是完全不用在意自己的俸禄,有没有被天子巧立名目的罚掉了。

食邑千户的侯爵,已经很小了~

这等级别的侯爵,除非是个人能力确实出色,如太宗皇帝年间的北平侯张苍那样,否则,就不能染指公卿之位!

();()  二千石的官职都捞不到,封国租税却是丞相俸禄的二点五倍,这怎么说?

至于丞相,那更是动辄三五千户的大侯爵,封国租税往往是俸禄的十倍不止;

作为丞相,又有谁会在乎那二千石粟米、十万枚铜钱?

明白此件种种,再来看陈建指出的这个弊病,便会一目了然了。

——汉家的丞相,只有一个······

在太尉不常设,御史大夫秩中二千石的情况下,丞相是普天之下,唯一一个达到‘食禄万石,实俸四千石’级别的高官。

仅此一例,绝对找不出第二人!

那那些不是丞相的人怎么办?

御史大夫和九卿在内的中二千石,实际年俸禄二千一百六十石,到手粮食一千零八十石、铜钱五万四千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