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初说什么,俞安就听什么,他好笑的逗问:“回门礼我都舍不得买猪肉给你的亲戚,你不觉得我很扣吗?”
俞安摇头真诚的说:“相公,你一点也不扣,你是天底下对我最好的人了。”
“夹几片肉给你就天下最好了?那可是花的你的钱。”
“我的就是相公的。”
俞安反驳。
这么乖巧可爱的夫郎,应有初不忍心再逗他,路过一个书肆,俞安驻步不前,他忆起应有初的墨锭已经用得只剩一小截,都不好磨墨了。
“相公,还得买些你读书的用具。”
应有初颔,确实该采买些纸回去,这个时代的纸张偏薄,墨水很容易浸透到背面,他想双面使用都难,用毛笔写的字也偏大,纸张简直就是读书人的第一大的消耗品。
两人踏进店铺,只有一个掌柜的在柜台专心的打着算盘,连他们进门都没注意到,嘴里嘀咕着:“《四书大全》共七本,一本售价一两七百文,那一共就是……”
掌柜的拨动这手上的算盘。
“十一两九百文。”
应有初不假思索道。
掌柜的抬眼,见两人一身窄袖短打,就知道是乡下来的,不屑地撇嘴低头继续算刚才的账目,过了一会儿,掌柜拨算盘的手一顿。
还真是十一两九百文。
别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吧,掌柜的又道:“这《五经大全》共四本,一本二两五十文……”
“八两二百文。”
应有初脱口而出。
掌柜一算,还真是。
“你们是来买书的?”
掌柜这才拿正眼瞧他们。
“敢问掌柜的,你刚才说的这两本书是……”
应有初问,他只听说过四书五经,难道在这个朝代,四书五经变成大全了?
“这可是今年翰林院编著出来的新书,里面除了四书五经外还囊括了各个大儒的注解,是科考必买书籍,这全是印刷出来的,字迹清晰,纸张也是上好,怎么样,你要买吗?”
应有初了然,说这么多,直白点就是官方教材而已。
他将书从掌柜手中借过来翻看,确实有名家大儒的注解,买一本回去看倒也不亏。
俞安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听着,心里暗想,今年新出的?那相公肯定没有,买!
“掌柜的,你说的这两本书各拿一本,还要两寻纸,一个墨锭,别的我再看看。”
俞安豪气的说完,四处观看着店内商品,想着相公还缺些什么。
掌柜一听来精神了,本以为是两个乡下人,没想到是两个大客户,顿时喜笑颜开,眼角的都笑出好几个褶子,“哎,哎,二位客官请随便挑选。”
俞安一开口,四两多银子就没了,应有初要不是知道家里的真实经济情况,不然真觉得自己不差钱儿。
应有初立马和掌柜的说,先买一本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