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科院的设计,炮弹的动原理也很简单。
先,将炮弹放进管道填弹室,管道通电的瞬间,电流会同时通过炮弹的多匝线圈,使炮弹变成一块电磁体。
其次,通电管道通过电磁凝聚效应,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强大的同向磁场。
最后,炮弹的感应磁场与通电管道的感应磁场相互排斥,于是形成电磁弹射效应,于是就赋予了炮弹一个初度。
这个实验其实也非常简单,找一个足够长的线圈,将其通电。
然后找一个七号电池,用导线连同正负极,形成闭合电路。
然后把七号电池放进铜电线圈。
就能够得到一样的结果。
至于炮弹运动起来之后,用到的理论数据便不是中科院的手笔了。
后面的偏转过程和加过程,叶知寒之前的报告已经解释的很清晰,便无需再额外赘述了。
炮弹处理放置完成,叶知寒便快步向总控中心走去。
……
山脚下。
偌大的总控中心,只有赵章顺独自在测算着射相关的数据。
“炮弹已经处理过了。”
叶知寒走进总控室,然后将新的炮弹参数交给了赵教授。
赵章顺急忙根据管道总长、炮弹参数和电磁参数对出射度进行测算,随后将计算出来的末动能带入弹道公式,对炮口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说实话,”
赵章顺一边计算,一边说道:“你之前把这个比作扔石头,是真的一点都不错。”
“尤其是这几次测试过后,越来越觉得这个军工设计,真应了那句老话。”
叶知寒问:“哪句?”
“大道至简。”
赵章顺道:“许多参数都排除在了弹道计算的影响因素之内,整个运作,就像是挥舞着手臂扔石头一般粗糙,近一点的准头还行,远了之后,那基本就是十公里二十公里的误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叶知寒道:“现在咱们水平还差一点,那目标只有一个,能扔多远就扔多远。至于准度什么的,等到以后工业水平上来了再去追求吧。”
赵章顺把所有的参数调整完成之后,搓了搓手,看向那颗红色的射按钮。
“你按还是我按?”
“再确认一下,是朝着倭国吗?”
赵章顺指着几个参数:“你看,北纬35度41分,东经139度44分,没错了。”
“朝着丑军驻倭军事基地?”
“是啊,长崎,丑第七舰队总部。”
“哦,那就行。”
赵章顺道:“谁按?”
“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