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是太感谢了!”
姜宜凝双手合什向他们表示感谢,笑着说:“我不白耽误你们,我给你们工钱。你们一般都是怎么收钱的?”
韩老族长忙摆手说:“这不行这不行!积功德的事,收钱就没功德了。姜同志给阿拉一个机会吧!”
“你们这样,我心里过意不去啊。”
姜宜凝十分歉疚,总觉得占了这些淳朴村人的便宜。
可是这些来帮忙的人真的拒绝收钱。
在大部分人心里,能给一个郎中盖医棚,那真是很有排面的事。
说出去别人都能高看他们一眼。
姜宜凝却真的不想让这些人做白工。
最后她想出一个办法,说:“要不这样吧,等下把你们的名字记下来,等以后你们家里有人生病,来我这里看诊,我给你们每一家五次免费资格。”
“……什么叫免费?”
老韩头跟姜宜凝比别人熟悉些,因此先大大咧咧问了出来。
姜宜凝笑着说:“就是不要钱的意思。你们今天来帮我盖医棚,你们不收工钱是你们的好意,但是我不能白白占你们的便宜。所以以后你们的家里人来我这里看病,头五次不要钱。”
说着,她跑到屋里,找到昨天在市里买的文具,拿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出来记那些人的名字。
那些人一听全家能免费看病,还有五次几乎,一个个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本来有极少数人是被韩老族长硬拉过来的,其实心不甘情不愿。
现在一听姜宜凝这么说,顿时来劲儿了。
在姜宜凝那里把全家的名字都写上之后,就热火朝天的开始干活。
姜宜凝这边又拿着那个笔记本,去那些人家里,找到他们的家人,让他们在名字后面一一摁上手印。
这样就不用担心有人冒名顶替了。
因为她根本不认识这些人,只能用这个方法做一下风险管控。
给她帮忙的人有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主动性。
一个看上去像模像样的医棚只用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的时间就盖好了。
如果不是时间紧迫,这些人恨不得给姜宜凝的医棚用上砖瓦,而不是土胚墙和稻草屋顶。
姜宜凝却觉得这样就很好了。
关键是这医棚三面都有窗,一面有门,通风特别好。
当然,冬天的时候,估计也挺冷的,得在里面放上一盆炭火。
而且这个医棚的占地面积比较大,居然还被巧手工匠在里面用一道秸秆墙隔成里外两个房间。
外面的房间就是坐诊看病的地方,里面那间甚至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小桌子。
姜宜凝真心觉得,她可以带着锵锵在这里住下了。
这个医棚就在韩家的院子里靠近院门口的地方,进门之后左转就是了。
然后韩老族长还找人给她做了个牌匾,上面写着“姜氏医馆”
四个大字,就挂在那医棚面对村里那条青石板路的那一边。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