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后叱道,心里对宪宗的不满一触即发,借着婉苏的由头骂道:“这两个孩子此后就是我的宝,我看哪个再敢妄动!正统土木之变、景泰金刀疑案,刀光剑影我老婆子都挺住了,这点下作手段只能算是小场面,那些腌臜的蹄子再敢到这里蹦跶!”
宪宗面上如火烧般,一旁的万贵妃听了微微动了动眉毛,一言不发。宫里的争斗向来都是暗潮涌动的,不见刀枪、杀人不见血,比的是智谋。
“若不是西厂的两位冷临和王取,我这皇孙女早成了刀下鬼了,皇帝你得嘉奖。”
周太后倒是对冷临没什么特殊的照顾,只是想提拔王取,又想着给宪宗和万贵妃下排头,便厉声说道。
婉苏听到冷临的名字,泪一下子再也忍不住,汹涌不停歇。
周太后赶忙搂紧婉苏,不耐烦说道:“都回去吧。”
宪宗见了悻悻了,也没多话便带着万贵妃走了,婉苏却是心如刀绞。
躲在一旁不敢见万贵妃的朱佑樘这才跑出来,好奇地看着婉苏,怯怯拉着她的手叫了一声皇姐。
“好孩子,陪陪你皇姐。”
周太后离不了药,见婉苏一直郁郁,便留下朱佑樘,回到自己屋子里吃药。
“皇姐,你莫怕,是不是万贵妃也要害你?”
朱佑樘年仅九岁,心里什么都明白,也是个敢说的主。
幼弟懂事,婉苏也哭累了,抬头笑笑,看着这个日后的有为君主,说道:“是啊,你要小心,绝不能吃她给的东西,出了皇祖母的宫门就不能吃任何东西,可记得了?”
“恩,记得,皇姐你可真好看。”
朱佑樘是个懂事的孩子,拉着婉苏的手哄她开心。
“你平日里都做什么啊?”
婉苏想转移注意力,只要一想冷临就会生不如死。
“平日里跟着程先生、刘先生读史诵经,《孝经》、《尚书》、《朱熹家礼》、《大明律》,这些我都会背了。以后我还要出兵吐蕃,收复嘉峪关失地,修长城抵御鞑虏,不再叫外族侵扰我大明子民。”
朱佑樘边说边蹭上婉苏身边的榻上,亲昵地拉着婉苏的手问道:“皇姐,你有什么愿望?”
“我?”
婉苏一怔,心里空空。
“我晓得,皇姐是要嫁人的,我听皇祖母说要把你许配给万首辅家的公子呢,皇姐你想嫁人吗?”
朱佑樘说完,见婉苏脸上死灰般的神情,为难说道:“皇姐你是不想嫁的是吧?也是,皇祖母定是想拉拢万首辅,这才叫你下嫁的。”
皱眉发愁,朱佑樘忽地眼睛一亮,说道:“皇姐莫怕,你先拖着不嫁,待我做了皇帝我再给你做主,若是没法子嫁了,只待我做了皇帝便将你抢回来,到时你想嫁哪个都成。”
通过这几日的接触,婉苏很喜欢这个弟弟,虽知他日后定会继位,但还是不想叫他因这种话惹麻烦,赶紧捂住他的嘴,说道:“这话不能浑说,记着日后可不能再说。”
“皇姐我晓得,咱们是亲姐弟,你定会护着我,我才对你说的。对旁人我可不敢说,你弟弟我不是那没脑子的。”
朱佑樘一副深谋远虑的模样。
“皇姐你瞧着吧,我日后定会做个好皇帝。程先生说了,要多方征求方正之士,杜绝嬖幸之门,抑制外戚,制裁奸佞。访问疾苦,寻求治安之道,任贤使能,抑制官宦,与民休息。”
朱佑樘说完,有些不自信地说:“皇姐你得督促着我,若是我偷懒不想看书习字,你就骂我。”
婉苏笑着点点头,姐弟俩惺惺相惜。许是从小孤独着长大,莫说兄弟姐妹,便是平日里也见不到几个人,朱佑樘一直活在孤独的童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