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诗韵死后,吕时亮回家还特意找到乱葬岗去,给她烧过几炷香,拜祭过几次。
重生后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她,就算重生过来半年多了,说林诗韵这个,自已烧过香,祭奠过的人,是自已的媳妇,还多少感觉有点恐怖。
更何况,小学同桌4年的记忆也有点深刻。
林诗韵他们苗腾寨距离吕时亮他们寨子苗洛寨3公里左右,属于一个公社的。他们公社才改名为苗洛乡没几年,去年,92年又被并到了朗集乡。
不管并乡前还是并乡后,大家还是习惯于把原来的苗洛乡片区称为瑶洛公社。
而且没几年,苗洛原公社所在地苗洛村又会变成中心行政村。不过不管怎么变,苗腾寨始终是属于苗洛寨管。
林诗韵他们村的小学只办到二年级,自然归于吕时亮他们村的村完小管。
林诗韵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要到吕时亮他们村的村完小来读。
林诗韵这小丫头,小吕时亮一岁半,5周岁多就上小学了。
这年代,吕时亮他们这苗疆少数民族地区,家长不重视教育。
而教育这个时期还没产业化。
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的工作,特别是让家长送女孩去上学,都是吕时亮他们这地区一线教育工作者最头疼的一件事。
学校自然都是先给孩子报名,一切以把孩子整到学校来上学为首要目标。
拿户口本报名?吕时亮的记忆中,这个时代,他上初中时才用过家里的户口本,也就初一开学的第一个学期用过一次。
小学报名?根本不需要。
严格按照程序来,要适龄儿童拿户口本去报名,80年代到90年代初这些年,在他们这地区,老师们提高儿童入学率工作就没办法做了。
不管是不是超生,这些山民就没有主动去上户口的。
多少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还是黑户。
这么多不上户口的,特别是超生的孩子,要是拿户口本卡着,让他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扫盲,如何提高入学率?
就说林诗韵家吧!吕时亮他们这少数民族自治州,允许生两个。按照政策来,林诗韵和她妹妹都是超生人口。
社会抚养费?估计到现在她家都还没交够呢!严格起来,她的户口到现在肯定都还没法上。
有些地方的官员积极要求进步,为了支持计生工作,没交够社会抚养费就不让上户口,这些超生人口就只能一直黑户下去。
吕时亮他们县的官员们没那么积极要求进步。
经常是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有关工作人员上门去做实录,登记好后,就直接塞给超生的山民一本新户口本。算是默默地给老乡们解决掉超生孩子黑户的问题。
吕时亮满7周岁这年,老爸告诉他,不能在家继续疯玩,要去学校上学了。
吕时亮他们这个的时期,农村可没有幼儿园学前班。
他们当地规定,满七周岁的孩子,都要送去学校接受教育。
这个时代,他们这个地方的父母,别说像后世那样上学接送了。连小学第一年报名多是交给年龄大一点,还在上学的同村孩子带去。
满7周岁这年9月1日这天,吕时亮自然要就跟着高年级的堂哥堂姐们去学校报名了。
被学校老师、村支书和村长轮番做了两年思想工作的吕丹伶父母,估计是被这些人闹烦了,也允许了吕丹伶去上学。
自然,在姑姑家,跟着吕丹伶玩的林诗韵也就跟着一起来了学校,也报了名。
在这大山里,让家长放适龄女孩来上学的工作多难做啊!
尽管林诗韵还差半年左右才到6周岁,不过既然来学校报了名,学校就不会放过。
“啥?要户口本才能报名?”
那就先取消对他们山区与教育相关部门的文盲率和适龄儿童入学率考核吧。
没适龄儿童入学率考核,这偏远少数民族山区的教育工作者们的工作,肯定会轻松一半。
查看户口本?吕时亮他们周边这些村子的小学,当时报名可没这道程序。
林诗韵跟着去了学校,不用带什么证件,人去了也就报到了名。
之后,自然是跟着一起上学了。